盐城劲达运输有限公司座落在建湖县城中心繁华地段的(农工商西侧150米)向阳路北飞达尔综合楼。交通十分便利。该县是苏北里下河地区的腹部洼地,地处盐阜平原的西南部,东枕204国道,西襟射阳湖。境内大塘河纵贯南北。黄沙港横穿东西,港叉密布,沟渠如网。为该公司发展水运事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今后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广阔的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普通货船运输航线上盐城劲达运输有限公司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盐城劲达运输有限公司设立了五个科室,六个驻外办事处(徐州、溧阳、巢湖、济宁、盱眙、邳州)并与江阴电厂、淮阴华能电厂等多家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使业务不断向外延伸。目前有拖轮近30艘,驳船300余艘。年货运量近200万吨。为了适应国家沿海大开发战略。该公司正积极筹建国内普通货轮,合计运力近2000总吨。逐步形成以长江中下游干线内河运输为基础,开拓发展沿海运输为龙头的新格局。该公司遵循诚信合作,互利共赢的服务理念,不断完善企业机制,努力打造一支实力较强,经验丰富的水上运输团队。
运输船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舟筏、木帆船(见帆船)和蒸汽机船三个阶段,现在处于以柴油机为基本动力的钢船时代(见运输船舶发展史)。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已经利用舟筏作为水路运输工具。从古埃及时代到19世纪初叶的漫长历史时期内,木帆船一直是主要的水路运输工具。蒸汽机发明后,运输船舶于19世纪初进入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时期,造船材料也逐渐以铁代木。早期的蒸汽机船,是靠安装在两舷的巨大明轮推进的,因此机动船在中国通常称为轮船。19世纪中叶以后,螺旋桨逐渐代替了明轮,造船材料也从用铁发展到用钢,船舶的吨位不断增大。19世纪末,汽轮机和柴油机相继问世,又为船舶提供了新的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柴油机动力渐居主导地位。现在,几乎所有的运输船舶都以柴油机为动力。
盐城劲达运输有限公司--干散货船
又称散装货船,干散货船是用以装载无包装的大宗货物的船舶。专用于运送煤炭、矿砂、谷物、化肥、水泥、钢铁等散装物资。目前其数量仅次于油船。按载运的货物不同,又可分为矿砂船、运煤船、散粮船、散装水泥船、运木船等。这种船大都为单甲板,舱内不设支柱,但设有隔板,用以防止在风浪中运行的舱内货物错位。特点是舱口围板高而大,货舱横剖面成棱形,这样既可减少平舱工作,货舱四角的三角形舱柜为压载水舱,可调节吃水和稳性高度。其特点为,驾驶室和机舱布置在尾部,货舱口宽大;内底板与舷侧以向上倾斜的边板连接,便于货物向货舱中央集中,甲板下两舷与舱口处有倾斜的顶边舱以限制货物移动;有较多的压载水舱用于压载航行。
盐城劲达运输有限公司--钢质运输船船体是用各种规格钢板和型材焊接而成,由船底、两舷、首端、尾端和甲板组成水密空心结构。船底有单底和双底结构,由船底外板(包括平板龙骨)、内底板和内底边板(双层底结构的船有)、纵向骨架、横向骨架等构件组成。船底骨架有横骨架式和纵骨架式两种。横骨架式结构由肋板(横向构件)、中桁材(位于船底纵向中心线处的纵桁,又称中内龙骨)、旁桁材(位于船底纵向中心线两侧的纵桁,又称旁内龙骨)等构件组成;纵骨架式结构减少肋板数,但增加船底纵骨。两舷由水密的舷侧外板和加强它的骨架(肋骨和舷侧纵桁、纵骨等)组成。为了加强船体首尾结构,在首端有首柱,在尾端设尾柱。船体内部设若干道舱壁,形成不同用途的舱室。船的首部和尾部设有防撞舱壁,分别形成首尖舱、尾尖舱,以保安全。安装主机、辅机及其附属设备的机舱一般设在船中部或尾部,相应的船型称为中机型或尾机型。船体垂直方向则用甲板和平台分隔,甲板少则一层,如油船、散货船;多则十余层,如远洋客船。贯通首尾的最上一层水密甲板称上甲板。船体的强度须能承受船上的载荷和外界水压力,以及风浪中所产生的弯曲和扭转等应力。
盐城劲达运输有限公司--动力装置 包括为船舶提供推进动力的主机,为全船提供电力和照明的发电机组,以及其他各种辅机和设备。主机是运输船舶的心脏。现代运输船舶的主机绝大多数为低速或中速柴油机,由它直接或减速后驱动装在尾部的螺旋桨来推动船舶前进。除柴油机外,也有少数船舶采用蒸汽机、汽轮机、燃气轮机乃至核动力装置。柴油机船上发电机组为2~3台柴油发电机组,一般采用400伏三相交流电,频率为50赫兹或60赫兹。船上还装有副锅炉或废气锅炉,为全船提供蒸汽和热源。各种辅机和设备主要有空气压缩机、各种油泵、水泵以及热交换器、管路、油水柜等。
(一)分节驳船队类型 --盐城劲达运输有限公司
目前世界上分节驳船队主要有全分节驳船队和半分节驳船队两种类型。
1.全分节驳船队
它是由一艘首驳、一艘尾驳和若干艘箱形中间驳组成,从而使整个驳船队具有像一艘整体船一样的光顺线型,可以降低运行阻力,而巳中间箱驳结构简单,载货量大,造价低。但箱型的中间驳必须有首、尾驳配合使用,不宜单独航行。因此,全分节驳船队适用于途中不需要编解的直达运输。
2.半分节驳船队
半分节驳船队是由外形类似全分节首尾驳的半分节驳组成,首尾端面呈垂直平面,前后驳船紧密系结。半分节船队使用比较灵活,但由于前后驳首尾连接处下部有空档,接缝阻力较大,从而增加船队运行阻力。据湖北省四驳一列正顶船队的阻力计算表明,接缝阻力约为14%。尽管如此,据国外统计,半分节驳船队较普通船队航速提高5%。半分节驳船队适用于中途需挂靠的非直达运输。
(二)发展分节顶推船队的条件 --盐城劲达运输有限公司
1.分节驳船的船型系列要标准化、系列化,便于调度和编解
主要包括尺度、线型、系结装置、编队形式等。因为分节船队的特点就是船队各驳船之间能在结构和尺度上互相配合,紧密结成一阻力较小的船队整体。许多国家都根据自己的航道条件制定了标准船型系列。发展标准船型的必要前提是航道和船闸的标准化。不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是通过航道的整治和标准化,推动了顶推船队的发展与船型的标准化。
2.要有操纵性能良好的标准化顶推船
现代推船一般采用双桨或三桨,每个螺旋桨装有导流管,桨后有一个主舵,桨前有左右两个倒车舵,有些推船还设有调节推船纵倾的压载系统。这些装置大大改善了推船的操纵性能。
(三)分节驳船队运输的特点(重点)--盐城劲达运输有限公司
1.阻力小,航速高
在相同功率和相同队形情况下,分节驳船队比普通顶推船队提高航速6%-15%,千吨公里油耗下降约20%。
2.载货量大
在相同船队尺度下,载货量较普通驳船增加 8-14%。
3.投资省
分节驳结构简单,建造周期短,造价低。与相同吨位普通驳船相比造价可降低20%-25qc,国外比价更低,如法国造价降低约30%,德国造价降低约40%。
4.运输成本低
分节驳多为无人驳,可降低各种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
5.操纵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