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库门&成都车库门专卖&文化体制改革已注销近30万人事业身份
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43项名列全球第三
【新民晚报?新民网】11月11日下午成都车库门,十八大第三场记者招待会在十八大新闻中心举行,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志军,文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赵少华,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田进,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蒋建国,介绍了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6900多家事业单位核销
孙志军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成都车库门文化改革十年的探索前行,思路清、措施实、效果好,是我国体制改革工作中的一大亮点。
他认为,文化体制改革比较明显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明确了新的文化建设理念,主要是区分两大类型,就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文化事业政府主导,文化产业市场主导。其次,尊重两大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两对关系,一个是文化发展之“魂”与文化传播之“体”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成都车库门主要是政事、政企、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这么多年来,已经有6900多家事业单位核销,近30万人的事业身份注销。” 孙志军说,副省级以下城市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行政主体有效整合,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机制。
孙志军介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蓬勃发展。同时,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财政投入为主体,覆盖城乡公共文化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初步解决了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看书难、看电影难、成都车库门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基本文化权益问题。
图书出版品种和日报总发行量居世界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表示,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中央部署,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扎实推进,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新闻出版业实现了大跨越、大发展、大繁荣。
蒋建国指出,得益于改革,2011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实现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4569亿元、增加值达4022亿元,图书出版品种和日报总发行量已居世界位,电子出版物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印刷业总产值已居世界第三位。
谈及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蒋建国说,成都车库门近年来,我国实施了打造精品力作的重点出版工程,建立国家出版基金,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资助一大批图书出版。实施了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东风工程”,一期投入资金近4亿元,二期落实资金15亿元,民族地区群众看书难看报难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实施了提升国民素质的全民阅读工程,不断兴起读书热潮,全国每年有6至7亿人参加全民阅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