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卫生有如一个人的脸面,但因大街道和小街巷的不同管理体制和投资主体,不少地方出现了县里管的大街道“面子”好看,社区管的小街巷“里子”很差现象。这一难题如何突破?光泽县杭川镇小街巷保洁走市场化之路——
进入7月,持续高温。保洁工胡秋水凌晨4点出工,清扫完3000多米的街巷,11点多钟回家煮饭,中午休息一下,料理完家务,下午4点钟又骑着小三轮在清扫区内巡逻,扫垃圾、清水沟。胡秋水说:“天黑得迟,垃圾不及时捡扫,满地花花,瓜皮果壳不及时清理就会发臭,所以都是天黑才回家。端了这碗饭,就得负责干嘛!”
胡秋水是光泽县闽源保洁公司的职工,和她一样早出晚归的同事一共有24人,其中清扫工19人,开垃圾清运车和拖桶车的驾驶员5人。胡秋水说:“自从闽源公司去年3月承包光泽县城小街巷保洁以来,我们就一直这样尽职尽责地干,干好了有奖励,干不好公司会管,社区也会管,再说,自己也不舍得丢了这碗饭。”
其实,胡秋水算是光泽县城坪山社区小街巷的老清扫工了。该社区书记林小英说,去年3月以前,坪山小街巷的环境卫生由社区管,找人、发工资都是社区,还指派了一名干部负责。记得那年,胡秋水拿着一份申请报告来社区,报告上写了很多困难,社区为了照顾她,让她当了保洁员。胡秋水说,“那时工资很低,一个月才400多元,干的人也多,仅坪山就有12个保洁员,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和特困户等照顾对象。”
把小街巷保洁当作福利来做,工作当然很难做好。坪山社区主任刘志红说,小街巷卫生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只考虑到每月几百元钱的照顾,却难保街巷卫生,搞得社区压力很大。一边是居民“出了卫生费,却保不了卫生”的抱怨;一边是队伍不稳定,说走就走,生了病就没人干。当然,压力的还是怕保洁员出事。“前年6月19日,一名保洁员在拖垃圾去中转站时被车撞倒了。接到电话,我脸都吓青了,赶到现场一看,还好只是一点轻伤。如果是重伤,一没医保,二没人身意外保险,社区怎负担得起!”刘志红说。
2011年1月,原来由县里环卫所主管的县城主街道的环境卫生被县外一家保洁公司承包,卫生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面子”明显地好看了,作为“里子”的小街巷卫生更显相形见拙。2011年初,杭川镇把城区小街巷及居民小区的院落、道路、桥面、水沟、边角及花圃、绿地共约47万平方米的日常清扫和保洁推向市场,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经过公开竞争,光泽闽源保洁服务有限公司以每年42万元中标,承包期自2011年3月10日起至2013年3月9日止。
公司承包小街巷环境卫生后,按照承包作业服务要求,添置垃圾清运、垃圾桶拖运车辆和垃圾桶及清扫三轮车、保洁服、扫帚等设施,招聘培训保洁员,制定保洁员、驾驶员岗位职责,细化每条街巷的作业质量要求,明确考评标准,并对作业质量实行每日现场跟踪,一月一小评,一季一中评,年终评“员工”。胡秋水说:“原来做保洁员只是冲着每月400元钱以补家用,现在做保洁,每月有1500多元的工资,还有社保、人身意外险,投入的是全部。”
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光泽县城小街巷保洁市场化一年多后,用杭川镇党委书记余万春的话说,就是“政府认可,居民满意,上访少了。”
杭中社区书记兰建华说,原来小街巷卫生问题,一直是社区干部抹不去的一块心病。今天有人扫,明天就有人来说“没人扫”,找不到人只好自己去替。就那点工资怎留人?又是经自己照顾才进来的老弱病残,叫人要“怎么样”怎开得了口!成天就想着:别走,别生病,别出事。现在好了,这“三别”没了,只留下监督这一块,可腾出时间精力做别的事了。当然,社区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到只当裁判员的角色转变,还给保洁员带来了社会的公平和职业的尊严。
杭东社区小街巷4800多米,作业量多,白托祥和熊德蓉夫妻俩却全包下了。凭什么?就凭现在小街巷和大街道保洁员的身份、待遇相仿了。他(她)们都暗里憋着一股劲,要与大街道的比哩!
再听听居民的意见。杭中社区安泰酒店老板余正兴自认是爱提意见的人。但对现在的社区保洁,他说:“很满意。我还向公司建议,表彰那些保洁员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