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使人听力衰退,引起多种疾病,同时,还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降低劳动生产率,特别强烈的噪声还能损坏建筑物,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人们每天从事工作、休息或学习等活动时,凡使人思想不集中、烦恼或有害的各种声音,都被认为是噪声。作为一个标准定义是:凡人们不愿听的各种声音都是噪 声。因此,即使是语言声或音乐声,当不愿意听时,也可以认为是噪声。一个人对一种声音是否愿意听,不仅取决于这种声音的响度,而且取决于它的频率、连续 性、发出的时间和信息内容,同时还取决于发出声音的主观意愿以及听到声音的人的心理状态和性情。一首优美的歌曲对欣赏者是一种享受,而对一个下夜班需要休 息的人则是引起反感的噪声。交通噪声在白天人们还可以勉强接受或容忍,而对夜间需要休息的人则是无法忍受的。
1.噪声对听觉器官的损害
当人们进入较强烈的噪声环境时,会觉得刺耳难受,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产生耳呜现象,这时用听力计检查,将发现听力有所下降,但这种情况持续不会很 长,只要在安静地方停留一段时间,听力就会恢复,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听阈偏移”,也称“听觉疲劳”。如果长年累月地处在强烈噪声环境中,这种听觉疲劳就 难以消除,而且将日趋严重,以致形成“性听阈偏移”。这就是一种职业病——噪声性耳聋。通常,长期在90dB(A)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就可能发生 噪声性耳聋。还有一种暴震性耳聋,即当人耳突然受到(140~150)dB以上的极强烈噪声作用时,可使入耳受到急性外伤,一次作用就可使人耳聋。
2.噪声引起多种疾病
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时,使人的基本生理过程——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失调。较强噪声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早期生理异常一般都可以恢复正常,但久而久 之,则会影响到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头疼、昏晕、失眠和全身疲乏无力等多种病状。近年来,在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中指出,噪声可以使心跳加速、心律 不齐、血压升高等。
3.噪声对正常生活的影响
有人做过实验,发现在(40~45)dB(A)的噪声刺激下,睡眠的人脑电波就出现了觉醒反应,说明45dB(A)的噪声就开始对正常入睡眠发生 影响。对于神经衰弱者,则更低的声级就会产生干扰。目前街道上的噪声和工厂附近的噪声有时高达(70—80)dB(A),这些噪声不仅影响到人们的休息, 而且还会干扰人们互相交谈、收听广播、电话通信、听课与开会等。
4.噪声降低劳动生产率
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心情烦躁,工作容易疲劳,反应也迟钝。噪声对于精密加工或脑力劳动的人影响更为明显。有人对打字、排字、速记、校对等工种进 行过调查,发现随着噪声的增加,差错率有上升的趋势。相反,有一电话交换台,当噪声从50dB降低到30dB时,差错率可减少42%。此外,由于噪声的心 理作用,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还容易引起工伤事故。
5.噪声损坏建筑物
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过报导,一架在60m低空以每小时l 100km速度飞行的飞机产生的噪声,曾使地面一幢楼房遭到破坏,这还只是亚声速。超声速飞机飞行而引起的冲击波,声压级可达(130~140)dB,并产生巨大的“轰声”。
工厂中的机器与城市建设中施工机械的噪声和振动,对建筑物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如大型振动筛、冲床、空气锤、发动机试验站、打桩机等,对附近建筑物会有不同影响。
当噪声超过160dB以上时,不仅建筑物受损,发声体本身也会由于强烈的振动而损坏。在极强的噪声作用下,灵敏的自控、遥控设备会失灵。因此,近年来,对高声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