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已经过去大半,不少游客开始往回返。在饱览岛城山水风光后,游客们都打算挑一两样青岛特色旅游纪念品带回家馈赠亲友,但很多游客反映,很难找到一家像样的旅游商品卖场或专卖店,只能在栈桥附近小摊上买几个海螺,或在中山路上买点干海货。就在游客们为找不到合适的卖场购买旅游纪念品而发愁时,我市新开业的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却“吃不饱”,这是咋回事?为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游客:买不到像样的纪念品
在青岛旅游纪念品最为集中的中山路,来自徐州的游客马女士与同伴看了多家商店、摊点,最终却只买了一点崂山绿茶。马女士说,之所以不想多买,主要是因为太没特点,几件所谓贝壳雕刻品,不仅粗糙,也不传神;干海产品的质量,让人看起来颇为不放心,而且这些在别的沿海城市也很常见,“除了崂山绿茶、青岛啤酒,还有什么是这座城市代表性的纪念品,我们不知道,问了导游,导游也支支吾吾,没啥好推荐的。”“逛了3天,压根没看到专门卖旅游纪念品的商场!”来青岛旅游的四川雅安人柳先生向记者反映,他所在团的导游小马告诉记者:“问过地接社导游,除了青啤博物馆有个纪念品专卖店,就是景区路边的小摊了,再没听说过其他的了。”
现状:品种单一样式老旧
记者了解到,青岛城调队曾对来青游客做过一次摸底调查,结果显示,31.02%的国游客最喜欢旅游纪念品,25.27%的国内游客最喜欢土特产品,喜欢民俗、民间艺术品的占15.59%,喜欢工艺美术品的占15.24%。然而贝壳风铃、贝壳项链、鱿鱼片、鱿鱼丝、鱿鱼丁……这些多年前就唱 “主角”的旅游纪念品,一直没有更新换代。而更让人诧异的是,绝大多数纪念品都不是青岛本地产的,干海产品主要来自烟台、威海;贝壳、珍珠、珊瑚类制品有的来自临沂、日照,有的来自义乌,只有草编制品产自青岛平度。
建议
业内人士表示,青岛旅游纪念品现有销售模式分散,要想彻底解决,建议选择靠近沿海的地方打造大型旅游产品展览中心,便于展示也便于团购,人气颇旺的即墨路小商品街、青岛韩国城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不需要重复建设,只需要加以整合、整体营销就可。“这两个地方本身就紧挨着,而且紧邻沿海一线风景区,游客玩也好、购也好都会比较从容,对我们旅行社来说也省时省力。”一家旅行社的经理说。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