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中的甲醛等污染物,与室内装修材料及家具有密切关联,在各种建材真正实现绿色环保前,治理室内污染的技术要达到治本的效果很不容易。
最近,在“健康呼吸,关爱人居——2011长江流域城市室内空气品质调查”上海启动仪式上,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体系,该体系涵盖建筑物生命周期中的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不同阶段,以及建筑所使用的材料、构件、设备等相关的产品标准。但在标准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间缺乏统一的目的性和协调性,如国家对家具中甲醛的释放量有一定限制标准,但标准仅规定了厂家送检的单块板的甲醛释放量,而非整件家具在某一固定空间中的整体释放量。
另有专家指出,一些空气净化技术和产品效果并不像宣传的那样有效,甚至有的还会造成二次污染。即使较为有效的技术手段,一旦停止使用,污染物还是会出现。因此,高效的净化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还需加强。
对于家庭而言,治理室内空气污染往往需要借助专业人员,但却面临检测费用、治理费用的问题,许多家庭因为费用较高而对污染不做专业处理。因此,专家认为,让更多家庭能够承担得起检测费用,是治理室内空气污染必须重视的问题。而费用问题,实际上与行业管理和机制有关,让更多有资质的民营企业加入竞争、同时对行业加强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显然,室内空气污染的许多源头问题的解决还需时日,挑战的力度仍很大,因此,净化室内空气需要有关部门及行业从管理和技术上不懈努力。好在人们环保意识已经大大增强,净化室内空气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因此,“标本兼治”愿望的实现,绝不是遥不可期的梦想。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