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测硫仪
长期以来,蓝星玻璃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发展的宗旨,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和提升产品档次,企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2008年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全行业整体下滑的形势下,该企业仍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6063万元,出口创汇6247万美元,企业也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了中国建材百强企业,综合效益名列行业第3位,走出了一条依靠校企合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捷径。
成都测硫仪
一、探索新模式,带来了一批高科技创新项目
蓝星玻璃创业之初“一穷二白”,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极其薄弱。企业清醒地认识到,要发展就必须创新,要创新单靠企业势单力薄,必须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利用高校、科研院所丰富的技术、智力、知识、信息和装备资源,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成功道路。
一是由协议合作到股权合作,校企利益结合更加紧密。蓝星玻璃于1996年与浙江大学、原国家建材局秦皇岛研究设计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并成功研制开发了CVD阳光控制膜技术。该技术应用推广后,当年即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
成都测硫仪
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尝到了甜头,并逐步认识到,只有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专家、教授结成利益共同体,才能更好地调动和利用其积极性,实现校企共赢。于2001年分别与浙江大学、汪建勋等人为主的原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行业专家团队共同组建了浙大蓝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在全市率先探索和建立了“校企股权合作”新模式。浙大蓝星主要负责为蓝星玻璃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其中,威海蓝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占总股本20%,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占总股本10%,十四名自然人占总股本70%。
股权合作使企业、院校、专家等各方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各方创新的动力,保证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后劲。8年来,企业依托浙大蓝星承担了15项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已成功开发了绿、灰、蓝、茶等诸多颜色系列的阳光控制镀膜玻璃、钛系易洁膜镀膜玻璃、净色低辐射镀膜玻璃、彩色低辐射镀膜玻璃等10余种新产品,年销售收入从不足亿元发展到了十多亿元。
二是由单一课题投入到持续研发投入,创新成效更加显著。
成都测硫仪
为了始终保持竞争优势,企业改革了原有的对单一课题一次性的投入机制,大胆尝试先期投入与后期返成相结合的投入方式,即由企业提供课题与项目研发的启动资金,待研制的技术和产品在企业成功实施后,企业再按一定比例从产品销售的增值利润中提成给浙大蓝星,用于持续研发和股权利益分配,即保证了项目的后续研发资金,又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动力,形成了项目投入良性循环机制。8年来,蓝星玻璃已投入合作经费6000多万元,仅2008年提成的科研经费就达到了1500万元。
在高校与专家获得较高利益回报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显著创新成效,先后获得了1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二等奖,1项国家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了6项授权专利,其中2001年承担的“在线镀低辐射膜玻璃工艺技术研发”国家863计划项目,于2004年4月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一举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在线低辐射镀膜技术的垄断,成为全球第3家拥有该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改变了我国高性能节能玻璃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2006年该项目实现产业化生产后,累计新增销售收入近3亿元,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今年企业在线镀膜玻璃生产能力已达到70万重量箱,计划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
成都测硫仪
二、完善新体系,转化了一批高水平创新产品
蓝星玻璃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也不断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先后投入2300万元建设了5200平方米的科研大楼,购置了离线检测仪、测硫仪等一批国内外先进设备与仪器,科研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了4%以上,三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达到8600多万元,先后达到了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标准,成为玻璃行业少数拥有省级研发中心的企业之一。
成都测硫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