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钢板桩市场的几点认识
近年来,钢板桩以其强度高、隔水性好、施工简单、可缩短工期、大量减少取土量和混凝土的使用量及抗灾抢险的时效性强等优点,在国外广泛使用于码头、堤防护岸、挡土墙、船坞、断流、建桥围堰等工程中,且使用量呈快速增长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球钢板桩的年消费量约250—300万吨/年,其中日本约60万吨/年,欧美约140万吨/年。我国钢板桩的应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铁道部大桥局从原苏联引进,使用于铁路桥梁的施工中。1999年,作为日本政府的无偿援助项目,在荆江大堤观音寺闸堤段和洪湖长江干堤燕窝堤段构筑2208米钢板桩防洪墙。2000—2001年,马钢依据现有设备能力,先后生产HP400系列钢板桩5000余吨,成功应用于嫩江大桥围堰、靖江新世纪造船厂30万吨船坞及孟加拉防洪工程等。目前,国内钢板桩的消耗量为1万吨/年,通过市场调研,我们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域改造及临江靠海地区的基础建设为钢板桩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虽然钢板桩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的市场现状却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我国的水域施工和港口改造工程,业主往往只看重近期成本,使得有钢板桩使用经验的施工单位出于成本考虑不得不采用其它工法。 二、 钢板桩规格不匹配,可供选择的型号太少。到目前为止,除了马钢在2000-2001年生产了HP400系列钢板桩5000余吨,国内尚无稳定的生产厂家。一些有意于从事钢板桩贸易的流通企业也不愿承受巨大的库存风险。这势必造成供货周期延长,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 与钢板桩施工相配套的设施跟不上。例如在防洪大堤的施工中,钢板桩插打施工的技术性要求高,必须对钢板桩的轴向、法向倾斜度严格加以控制。否则,不仅会增加钢板桩的用量,增加合陇的难度,而且会损坏钢板桩,影响打桩速度,甚至影响工程的防渗效果。国内生产的打桩锤一般很难满足要求,施工中对钢板桩锁口等关键部位容易造成损坏,从而增加了钢板桩的使用成本,而进口桩机成本又高(目前的市场价格为30万美金),小型桩基企业很难承受。 四、 一般大型的桩基施工企业都具有一定的钢板桩储备量,例如中铁大桥局正常的钢板桩持有量为3000吨左右。另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专门出租钢板桩的企业,这部分钢板桩基本能够满足临时性小规模桩基建设的需求。 五、 正是由于存在上述种种制约因素,长期以来,一些桩基施工企业就没有形成大量使用钢板桩施工工法的观念,导致钢板桩桩基技术无法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提并论。观念与技术上的落后也是阻碍钢板桩发展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