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文明的表征和支柱
随着千奇百怪的流行性疾病的传播,也随着城市国际化进程与构建生态文明进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又开始关注起厕所,特别是公共厕所。
上海是中国现代公厕的滥觞之地。上海公厕,对上海的城市卫生和人民身体健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整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与以上海为先导的公厕普及密不可分。
上海公厕建设,实为天下先
国人自古不缺“公共厕所”。伟人毛泽东有一句名诗,叫作“千村薜苈人遗矢”,就是描绘遍布中国乡村的厕所,包括私厕公厕的。路边树个棚,棚下挖个坑、坑中盛只缸,缸上架条板,板前挡一扇蒲草门帘,那就成了人人均可享用的“茅厕”——过往人等,不管官民良贱,凡有“内急”,往里一钻,将就完事;粪坑满了,“坑主”用勺将粪水掏出,桶盛担挑,送到大田角落的大粪坑沤熟,再经“出坑”,就成了上好的肥田之物。
这是一种原始而有效的社会公器。但这种公厕,只能在乡村地区普及,城市中没有足够的场地推广此类设施。而且这种公厕,如厕者的隐私难以遮掩;其卫生条件更不能讲究。但实用方便是它的长处,也因此得以延续千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全国农村地区才提出消灭土坑厕所的口号。此类公厕,渐在中国大地消失,于今已变成穷乡僻壤中难得一见的风景了。
回到城市。由于没有此类公厕,市民的排泄问题,大部分只能通过私家装置来解决。而路人旅客,一旦遭遇内急,就只能寻觅墙角河边、树荫草丛,那些视线稍有不及的地方去解决。长此以往,某些区域,就名副其实地成了藏污纳垢之地,蝇飞蚤长、臭不可闻,沦为城市最难见人的丑陋一角,同时往往成为疾病流行之源头。对于因没有公共厕所而引发城市脏乱差臭病的现象,中国史籍中的记载如汗牛充栋,若称上海华界“污秽不堪,非牛溲马勃即垃圾臭泥,甚至老幼随处可以便溺,疮毒恶疾之人无处不有”,暂按下不表。
前世纪六十年代,外人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开放之门,同时也如列宁所说,把西方文明一并带入了中国。公厕就是其中的一种文明器物。
1862年,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伊始,就在工务委员会名下成立了“粪秽股”,下设若干卫生稽查员,专管清除粪便、清扫垃圾等职责。在“粪秽股”指导下,开始在租界内规划设立公共厕所。1864年(清同治三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先声夺人,在南京路虹庙建成上海市区座,也是全中国座现代意义的公共厕所。两年后,法租界公董局也选择工人众多的沟渠码头建起公厕,而且一建就是2座。
之后,上海两个租界的管理当局,干脆就在公厕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开展了一场比赛:
1887年,公董局在十六铺码头、金利源码头(即后来的十六铺客运站)等地建造了上海首批分设大便坑座和小便槽斗的公厕,大大提高了码头装卸工和上下游客使用厕所的效率。再隔三年,1890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卫生处就在原提篮桥一带,投资2000多两白银,兴建了4座更新式的公共厕所。这批厕所,地铺木栅,顶挂煤气灯,还装了自来水龙头。这些在当时可都称得上是现代化的设施,其卫生水准和整洁程度,也都堪称,使如厕者有了某种享受的感觉。越年3月,法租界公董局考虑到公厕内粪便累积,臭气熏人,便选择在部分公厕加装冲水装置,并定时喷洒香水。几月后,法租界内几乎所有公厕内臭气都消除一空。英租界见此,随即把公厕必须附设冲水装置立为规范,公共租界的新盖公厕从此都成了水冲式公厕。1899年,“水门汀”(水泥混凝土)问世不久,工部局卫生处率先用以成批地建设公共厕所,使厕所的清洗保洁工作难度大在减轻,也让市民大众耳目一新。
在成批建造硬质地面的水冲式公厕的同时,考虑到部分男性公民的需要,也为提高公厕坑位的使用频率、减少公厕的建设成本,两租界当局又在人群密集地段,如码头侧旁、弄堂门口、集市场边、车辆站点建造了大批“简易厕所”,供人们“简易方便”,颇受市民欢迎,也减轻了市政当局的经费压力。
上海两租界在公共厕所建设方面所进行的“竞赛”收到了出奇的效果,使租界的环境卫生和文明程度大为改观。清政府地方官员坐不住了,终于也出面鼓励地方士绅筹资,于1909年在华界建起了一座“公坑”。这也可说是中国人自己出资、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起的座现代意义的公共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