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ya Hindmarch标榜环保的买菜包“I’m Not a Plastic Bag”豪言壮语犹在耳边,时尚圈的slogan和审美标准却早已换了几茬儿了。如今,包包们纷纷发出了宣言——
在这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年代,每个人都在追求坚持自我,与众不同,更不吝于将其展现出来。好吧,换句简单的话来说,如果只是简单地跟风去追捧一只“It Bag”,那可能不会显示出你“高人一等”的天赋,可是,如果是懂得欣赏Jil Sander在这个春夏季推出的透明塑料袋,那恭喜你,“拥有敏锐的潮流触觉”从此将成为你的标签。
Plastic bag堂而皇之地走上了Jil Sander的T台。
在设计师无限的创造力和品牌的市场接受度之间,平衡是非常重要的,Jil Sander将掘金之手也伸向了这几季已经热门到不行的购物袋,而且还要是最终回归基本的塑料袋!是的,你完全没有看错,就是这只看起来和超市的塑料袋差不多,充其量也就是IKEA的彩色塑料袋的升级版,不仅仅可以卖到150美元之巨,关键还卖得不错!这不,“时装达人”黄伟文也在刚刚落幕的巴黎2012春夏男装周上亲力亲为地做出了示范!
好吧,或许我们应该再多了解一下这款塑料袋中的“战斗机”究竟卖点在何处?事实上,出自Raf Simons之手的设计,绝非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仔细看来自有他的功力所在:比如这个季节最热门的艳色;比如它其实是果冻般的半透明塑胶材质,因为采用优良的PVC材质制成,可以反复使用,甚至任意打结;比如包袋的把手上绑着品牌的皮质Logo(当然,你懂的,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总之,看似不经意却又让你无法忽略它的存在;不会觉得廉价反而玩味十足;尽管没有任何明显Logo却又能够因为早在时尚圈打出了名号,而显得格外,难怪可以得到追求小众趣味的“时装精”们的青睐!
Missoni让塑料袋来天桥上“打了一趟酱油”。
只不过,相信你也会与我一样,在心里面偷偷地去算一笔账,真的花上千元就买这个塑胶袋?会不会有些太过冲动,纵然是出品,充其量也就只能红这一季!所幸,品牌也考虑到了这一点,那些在T台上铺天盖地出现的“塑胶袋”,不过只是为了赚取一个噱头,真正卖的,其实只是这个概念,不管是真塑料,还是空有个塑料袋的造型,纷纷来搭这趟顺风车,装也要装成一只塑料袋把自己卖出去。
Prada用皮质“伪装”出的塑料袋及搭配法则。
首当其冲的,当然还是“始作俑者”Jil Sander,同样的“塑料袋”除了真正的PVC质地外,也有皮质的可供你保存,不但色彩更为丰富,甚至还有鲜艳的印花款,相比起PVC的版本,无疑更适合于名门淑女。至于Maison Martin Margiela和Cast of Vices,则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对比较沉稳的黑色皮质,前者加上了摇滚味道的金属拉链,走的是一贯神秘而略带摇滚味的腔调;后者则是压上了来自日常生活细节的图案或字句,比如笑脸和“Thank you”等之类的,250欧元的价钱也颇为“合理”,毕竟人家可是用优质的羊皮来做的,而且也不容易过时。当然,还有你不能忽略的Prada,尽管同样是选择皮质,但色彩方面却一扫沉闷,果绿色、橙黄色、普蓝色一应俱全,与Jil Sander有“殊途同归”的意味,但做旧的皮质却又营造出另一种况味。
香港时尚教父黄伟文也拎着Jil Sander的塑料袋出街。
至于说最为普罗大众“着想”的H&M,紧跟Jil Sander的动作马上推出的塑料袋,不但色彩够艳,材质也同样是半透明的PVC,关键还是“仅售”15欧元的价格,似乎也更衬得起“塑料袋”的平民身份,难怪一出街就能立刻卖到断市!当然,细看H&M的出品未免有些粗糙,型也不及原版,但如果只是为了玩玩这个夏季最时髦的撞色游戏,其实已经足以完成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