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垃圾分类起步晚,且受到居住面积、公众意识、运输及处理环节的局限,难以实现源头分类。记者日前了解到,这一难关已经借助一项叫做EMK垃圾自动分类机的技术在北京市南宫固废处理中心的试点中得到革命性突破。专家表示,北京将是一个全球运用科技设备进行垃圾分类的标杆性城市,解决“垃圾围城”的问题将指日可待,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化发展的梦想必将实现。
垃圾分类--制约再生资源回收的瓶颈
在今年3月16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政府明确提出要在2015年让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并把“源头减量”作为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一系列的政策出台,预示着垃圾分类即将作为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政策在全国大规模铺开。
再生资源是一种被重新发现的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型消费城市,如何合理搭建再生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的有效平台,不仅关系到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实需求,也关系到城市的运营质量和形象。
当前垃圾处理的方法主要是卫生填埋、生物处理和焚烧,但是混合收集的垃圾,各种处理方式均有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且贻患后人。因此,垃圾分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将成为“十二五”期间解决垃圾问题的一个当务之急。
中国式垃圾分类技术在京试点成功
目前存在垃圾处理成本高、处理效率偏低,组分分离不彻底等瓶颈。记者了解到,北京依米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将自动化识别器引入研发理念,研制出全球利用模糊识别控制模拟机械手手段实现垃圾分类的EMK垃圾分类机,已在北京市的试点成功,攻克了现有垃圾分类技术的盲点。据介绍,该机不仅可同时具有破袋和分类两种功能,而且一台机器就可将塑料、织物、纸张等各类物品有效分离,且分离出的物品干净、完整,做到了塑料和织物不缠绕、不粘连;有机物组成纯粹、均匀、杂质含量低。该系列垃圾处理机不仅比同类设备处理成本低,而且垃圾经完全分类后,可循环回收利用,也将产生极大的经济收益。应该说,EMK垃圾分类机在技术上的这些革命性突破,为我们彻底解决垃圾问题带来了希望。
EMK垃圾分类技术的问世,受到业界和用户的广泛好评,被称之为垃圾处理的第三次革命浪潮,EMK垃圾分类机与同等处理能力的设备相比,不仅具有占地面积小、资本投入少、见效快的优势,而且不消耗外界水资源,不会产生污水和二次污染,不受场地限制。在推广应用上,方便快捷的拆装性能也使得EMK垃圾自动分类技术拥有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条件。
EMK垃圾分类机完全符合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后续产业化的要求,在垃圾分类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的今天,它的应用将对减轻政府负担,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及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将逐渐凸显出利国利民的价值。它不仅实现了从人工到技术、单一到复合的垃圾分类突破,而且消解了垃圾分类过程中耗费人力的中间环节,为垃圾资源化生态处理的梦想提供了坚实的实现基础。
资源回收产业化的前景展望
目前,我国再生资源行业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再生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相互脱节,资源利用率和集约化管理水平不高,加工利用环节也较薄弱。总之,对我国的再生资源循环企业而言,无论是循环队伍和网点的建设,还是循环的品种、数量、质量,都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机械手|提升机|输送线|组合机床|非标专机|供应商—上海机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