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市场,守住和侵犯商业秘密的战争就从来没有停息过,赢的道理和输的原因其实在他们各自的企业管理中都能找到
面对外国间谍的猖狂活动,IBM公司采取的一系列反间谍保密措施肯定令人惊叹。他们的新员工进厂的宣誓书上写道:不在任何场所谈论技术秘密;在职人员参加一切活动,均不准触及秘密情况;对方如果问及,要明确拒绝;无法回避时,宁可退席。在其公司内部,一切秘密设施都由专人管理,另外,还设有专职安全保密管理人员,日夜监督保密情况。
国外有些企业为了保密,甚至像战争时期一样制定自己的独特的秘密联络方式,最常见的是书信、电话、电报的“密语”。如用蔬菜名代替与你单位发生关系的企业,用蔬菜价格的倍数代表商品价格;用天气变化代表行情;用水果名称代表人名等等。
现在来看看,国外知名企业是如何具体而微地保护他们的商业秘密的.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知识产权在国家经济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科技、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这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10年10月至今年6月,国务院部署在全国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围绕国内外关注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侵权假冒突出问题,对案件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产品进行了集中整治,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了创新环境的持续改善,进一步凸显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战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