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电脑绣花这是目前在四路绣品市场上保留传统手工刺绣工艺的店铺,但店主人方思良却说:“这是我最后一批手工刺绣工艺品,今后也准备转用电脑绣花或印花了。”
浙江嘉兴电脑绣花传统刺绣在永康有700多年历史,在四路曾盛极一时,并一直流行“女人上花房,男人上书堂”的俗语。四路绣品因手工刺绣的图案形象逼真,一直享誉全国。
原先刺绣靠手工一针一针地刺,到了上世纪70年代,四路浙江嘉兴电脑绣花,尝试用缝纫机来代劳,三四十种颜色的丝线球能同时上机器,刺绣出五颜六色的图案与纯手工效果相差无几,但是,速度却比纯手工快了10倍以上。
“浙江嘉兴电脑绣花的花线顶多只能同时用6种,机械缝纫机却能三四十种同时绣。电脑绣出的图案会走样,人物、动物都很呆板,远不及手工刺绣的活泼生动。”方思良说,“但一旦版样制好,电脑绣花能大批量重复生产,生产成本非常低,这是手工刺绣无法比拟的。因此,经受不了电脑绣花的冲击,这项传统艺术如今面临失传。”
“影响全国这么深远的艺术就这样失传,我们心里多少觉得有点遗憾。毕竟她曾一度铸就了浙江嘉兴电脑绣花的辉煌历史,在永康五金发展起来前,象珠、芝英等永康各地商贩常到我们四路买走大量绣品,拿回去贩卖。所以说,把手工刺绣列入民间艺术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这样至少能给后人留下一点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