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国旺钢构“构”出腾飞梦-贵州钢结构
仲春时节,我们来到最早大规模承接武汉产业转移的团风县采访。走进团风工业园区,这里早已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笔直宽敞的黑色道路、一排排整齐气派的标准厂房,这就是享誉华中的“中国中部钢结构产业基地”——团风县钢结构产业园。
“有形之手”:书写“无中生有”的传奇-贵州钢结构
“罗书记两年内来了三次,说我们是‘无中生有’。”在团风钢结构产业园采访期间,不时听到人们津津乐道于省委书记罗清泉对团风钢结构产业的评价。
团风钢结构产业的发展,是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书写的一部“无中生有”的传奇。
14年前建县之初,除了两家在市场竞争中日渐式微的作坊式酒厂和家具厂,团风工业基础几乎为零。
从2002年开始,团风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以优惠的政策、周到的服务招商引资,才有一批现代新型工业项目相继落户。
2005年,湖北潮流钢结构有限公司亮相团风城南工业园,成为团风家钢结构企业。
2006年,在浙江钢结构企业工作了10年的团风人孙秋正回乡创办了湖北精诚钢结构有限公司——这也是团风第二家钢结构企业。
“团风周边有武钢、鄂钢、大冶铁矿等大型钢铁企业,原材料采购方便。同时紧邻武汉辐射巨大的市场,但土地及其他成本远低于大城市。南靠长江,距离水运码头阳逻港口只有20公里,水路运输是成本的运输方式。”孙秋正以专业的眼光,看好家乡得天独厚的优势。
果然,投产当年,精诚钢结构和此前落户的潮流钢结构创造的产值就超过亿元,占当年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12.98%!
喜人的成绩坚定了团风人发展钢结构产业的决心。县领导带队先后十几次到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了解行业信息,拜访了全国500多家钢结构企业,宣传推介团风发展钢结构产业的优势。明确将58家钢构企业作为招商引进的重点对象,组建四个招商专班,分别赶赴武汉、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北方。同时,县里筹资3亿元筑巢引凤,兴建城南工业园、城北钢结构产业园,今年又新建城东占地3000亩的十里湖钢结构产业园……
钢结构的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2007年,团风被中国钢结构协会评为“中国中部钢结构产业基地”——是继浙江萧山后全国第二个获得该称号的地方。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被列入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中部的钢结构产业基地:4000亩土地上不断矗立起一排排新厂房,鸿路钢构、辉创重工、中南钢构……一幅幅巨大的标牌令人目不暇接。引进的29家钢结构或配套项目总投资40.45亿元,已有15家投产,其中14家规模以上的企业2009年一年完成销售收入14.57亿元,占全县85家规模企业销售收入的53.6%!的鸿路钢构集团去年销售收入已突破5亿元,是中部地区的钢构企业。
钢结构产业的发展,也让团风工业发展走在了全市的前列。2009年,其工业产值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超过50%。超出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