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诚信指数 6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发送消息
网站首页
企业介绍
资质荣誉
竹简产品
企业新闻
企业名片
客户留言
产品资料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您现在的位置:赤壁市富强工艺厂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长沙走马楼竹简带给我们的疑问
发布日期:2012-08-20

以长沙走马楼竹简牍中出现的建安二十五年、建安二十六年及建安二十七年等东汉献帝年号的事实,去证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所云孙权在魏黄初二年(221)八月“自魏文帝践阼,(孙)权使命称藩”之后,并没有奉魏文帝黄初年号。《吴主传》的所谓孙权“称藩”于魏,只是陈寿以魏为正统的粉饰之词,对孙权而言,所谓“称藩”只是一种策略上的运用,并用以纠正万斯同在《三国大事年表》中谓孙权于魏黄初元年已奉魏黄初年号之误,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该文作者却忘记了征引《建康实录》去进一步证明文献所载与竹简犊所记的共同之处。 《建康实录》卷一《太祖纪上》记孙权自立年号之前所作所为时,一连使用了建安二十五年、建安二十六年、建安二十七年及建安二十八年等纪年,却一个黄初年号也未出现过。除此之外,《建康实录》还在建安等纪年,却一个黄初年号也米出现过。除此之外,《建康实录》还在建安二十五年条云:“曹丕代汉称魏,号黄初元年,而(孙)权江东犹称建安。”证以长沙走马楼竹简牍纪年情况,《建康实录》所云是完全正确的。这样不是更可收文献记载与竹简牍所记互相印证之效吗? 走马楼竹简简犊中的建安纪年同《建康实录·太祖纪》中的建安纪年完全符合 关于东汉末年与曹魏黄初初年的纪年问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文帝纪》及《三国志·吴书·吴主孙权传》是这样记述的: 《武帝纪》云: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午“王(指曹操一)崩于洛阳,年六十六”。 《文帝纪》云:“太祖崩,(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又云:同年十月,曹丕即帝位,“改延康为黄初”。 《吴主孙权传》云:“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曹公薨,太子丕代为丞相、魏王,改为延康元年。冬,魏嗣王称尊号,改元为黄初。……(黄初)二年四月,刘备称帝于蜀。……十一月,<曹丕)策命(孙)权曰:……今封君为吴王。 《资治通鉴》所载与上全同。据此,知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初为建安二十五年;这年的正月到九月为汉献帝延康元年;这年的十月以后为黄初元年,亦即公元220年这一年先后有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献帝延康元年和魏文帝黄初元年三个前后相承的年号。《资治通鉴》从之,自此之后,无不以此为据者。 但是,疑间终于发生了。这就是唐人许篙在其《建康实录》中提出的不同于上述的纪年。《建康实录》卷一《太祖纪》是这样说的: (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魏王曹操莞,太子丕即帝位,改汉建安为延康元年。……明年冬十月,曹丕代汉称魏,号黄初元年,而(孙)权江东犹称建安。 (建安)二十六年,其年始置丹杨郡,自宛陵于建业。 (建安)二十七年四月,刘备称帝于蜀,即黄初二年也。十一月,魏使邢贞至,策命权九锡,为吴王。 (建安)二十八年……冬十一月,权就吴王位于武昌,大赦,改年号为黄武元年。按照《建康实录》的这些记述,较之《三国志》所云曹丕改元黄初、刘备称帝、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及孙权改黄武年号等事件均推迟了一年。唐人许篙撰写《建康实录》时,无疑看到了《三国志》一书,何以其所记年代与《三国志》如此不同呢?如果他毫无所据,岂能胡说如此。应当说《建康实录》所说年代是值得注意的。然而,由于有《三国志》及《资治通鉴》等书的明确记载,以致长期以来无人注意到《建康实录》同《三国志》的不同纪年处,无形中把《建康实录》的上述纪年视为错误,不予理睬。今长沙走马楼竹简犊的出土,又把这个问题尖锐地提出来了。 如果说《三国志》所载诸事年代不误,则《建康实录》与地下竹简犊所载又作何解?因此,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迫使我们必须作出回答。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赤壁市富强工艺厂   地址: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羊楼洞村马鞍村5号   邮政编码:437300
联系人:邱正鹏   400电话:400-666-2680转4448   电话:0715-5863898   手机:13997541396   传真:0715-5863898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