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集团董事长刘汉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参加展会是中国汽车企业学习、参观和交流新产品新技术的大好机会。也是中国自主品牌崭露头角的好时机,两年一次,我们没有时间等。我们承认差距,但差距之中有机遇,我们就是冲着机遇来的。这也是中国自主品牌走向国际化道路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谈到重型卡车的设计思路,刘汉如概括为:汽车设计制造在观念上要有所突破、现成的国际零部件配套资源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成熟技术没有必要重复研发。在展会上形成解决方案思路更宽。从本届汉诺威国际车展,我们可以发现,中低端卡车技术同质化的现象已越来越趋明显。这种趋势下,在中低端卡车产品领域已很难有的核心技术可言。这个领域最根本的竞争就在总成本和性价比。从功能性看华菱重型卡车堪称与世界同步,从成本优势看,无论是欧系还是日系,华菱都已经具备了相对优势,这个优势将肯定是华菱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保持冲击国际重卡市场的竞争能力。
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虽然华菱才刚刚起步,但是刘汉如对自主品牌的国际化道路充满信心。刘汉如表示,华菱一定会从中国的自主品牌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品牌,因为从技术源泉上看,华菱当然是国际化,引进的是三菱扶桑技术;从配套体系上看,华菱大量选用三菱、康明斯和ZF等公司的产品;从外销地区上看,华菱出口中东、非洲、欧洲、东南亚、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事实上华菱在国际化道路上已经坚实地走过三个阶段:产品出口,技术出口,资本出口。经过三年跨越式发展达到了进口替代目的。刘汉如认为,华菱既是中国的,又是国际的。华菱的起点是中国自主品牌,但目标是国际化品牌。华菱刚上市时是在国内市场上和外国车竞争。现在车来到国外市场上和外国车竞争。中国在重卡上具有的比较优势。华菱在国外有更广阔的市场,能卖更高的价格。而且,按国际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华菱的产品能够提高得更快。
他认为自主研发是自主品牌国际化的根本。只有实施国际化战略,才能保持和扩大已取得的成果,解决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品牌的形成是需要经过漫长的积累的————包括时间的积累、文化的积累、质量的积累和金钱的积累,将民族品牌打造成为真正的国际品牌可能会需要经过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不能急于求成。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造车人不能闭门造车。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也能够做到,甚至会比他们做得更好。只要坚持走下去,中国重卡与国际知名品牌同台共舞为期不远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