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监督检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蚕丝被的问题集中在标识不规范,概念模糊,填充物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方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工作经验总结了部分现场鉴别的方法。
1标识不合格
按照标准要求,蚕丝被的产品标识必须正确标注的内容有: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号型和规格、采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洗涤维护方法、产品标准编号、产品质量等级、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不合格蚕丝被的标识往往有以下两方面问题:
1)未按标准要求标注标识。项目缺项、耐久性标签与产品外包装上的标签标注内容不一致等。例如:耐久性标签标注的内容为:“桑蚕丝50%、粘纤50%”。而外包装标识标注的内容为:“100%桑蚕丝”。消费者往往只能看到外包装的标识,从而上当受骗。
2)使用模糊概念,不具体标明蚕丝的种类和长度。如正确标注应为“50%桑蚕丝(中长丝绵)、50%柞蚕丝(中长丝绵)”的蚕丝被,只标注为:蚕丝100%,实际上桑蚕丝的价格要高于柞蚕丝,而消费者通过标签不能真正了解产品的品质。另外,对于制作被胎来说,蚕丝的长度越长越好,如整条被胎都是由长丝拉制而成的,则不易发生位移变形;如果被胎为中长丝绵或短丝绵制成的,则纤维易发生位移变形、纠结成团,这样在加工时就必须采用绗缝工艺,而经绗缝的蚕丝被胎受针线拉扯、挤压,被胎内空气保有量少,蓬松度较差,保暖性就相对较差。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