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混凝土现浇施工--在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在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应遵循以下几点:
1.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气温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20℃;当结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不大于25℃~30℃。2. 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差不超过20℃。其温差应包括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和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
3.采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内部降温法是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冷却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时就开始进行,还有常见的投毛石法,均可以有效地控制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而引起的混凝土开裂。
4.保温法是在结构物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如草袋、锯木、湿砂等),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使混凝土获得必要的强度,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
5. 混凝土表层布设抗裂钢筋网片,防止混凝土收缩时产生干裂。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掌握住它的基本知识,并根据实际采取有较措施,会使施工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板表面裂缝主要形成原因是什么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是目前建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现就我公司在几十年施工中积累的经验,从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谈谈现浇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1 设计方面
现浇楼板裂缝常发生在房屋四周的阳角处,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负筋、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的楼面斜角裂缝。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凝固后收缩及温差引起的伸缩的共同作用结果。由于现行设计规范偏向从强度方面考虑,未充分考虑到混凝土收缩和温差的影响,配筋率也偏小。因此房屋边角处因受墙体及横梁等约束而限制了楼板在平面内的变形时,在楼板边角配筋不足处首先开裂,继而产生45。的斜角裂缝。这些裂缝虽然对结构的安全不构成威胁,但是带来了渗漏弊病。
建议业主及设计单位在易产生裂缝的薄弱部位增加配筋量,采用弯起式配筋或通长布置负筋,并适当加密。这样,基本避免了现浇楼板的裂缝。
2 材料方面
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源头是把好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关。首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石子、含泥量低的中粗砂和正规厂家生产的水泥;其次,在现浇楼板的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高质量外掺剂,以减少混凝土收缩量;再次,根据在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签订订购合同时,应明确混凝土的性能、品质要求。另外,在浇筑时应检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以防止由于搅拌车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分层离析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3 施工方面
楼面裂缝除阳角45。斜裂缝外,其他较常见的还有预埋线管及线管集散处、施工中周转材料的临时集中点和较频繁的装卸料堆放区域、斜坡现浇板等。在施工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3.1 有效保护楼面裂缝上层配筋网片
为保证钢筋防锈及控制正截面受拉区混凝土的裂缝,对钢筋要求有适当厚度的保护层。一般讲,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因有混凝土垫块及模板的支撑,故保护层比较容易控制,但当垫块间距较大时,钢筋网的保护层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应限制在lm左右。
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mm,特别是对于细小钢筋,小撑马的间距应控制在600ram以内。
钢筋离楼层楼板高度较大时,其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预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跟上施工,并尽量一次完成;在楼梯、通道等频繁通行处,应搭设临时通道,以便施工人员通行;操作人员应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行走时应沿钢筋小撑马点通行,不得随便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浇筑前和浇筑中,应安排钢筋工整修,特别是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等重点部位,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区域,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铺设临时跳板,尽量避免上层钢筋再次受到踩踏变形。
3.2 预埋线管处裂缝的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由于混凝土截面受到较大削弱,便容易产生裂缝,特别是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且敷设走向又不重合于受拉方向时,楼面很容易产生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线管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通过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片来加强。建议增设的抗裂短筋采用巾6~巾8,间距为150mm,两端的锚固长度不小于300ram。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保证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振捣密实。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混凝土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预留孑L洞的结构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①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3.3 吊卸区域楼面的裂缝防治
近年来,工程的工期要求一般较紧,所以常常为抢工期而忽视了质量。当楼板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足24时,便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容易因强度不足便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造成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性裂缝。
为防止这种裂缝的发生,在楼面层浇筑完后,其养护期一般不应小于24时;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尽量分散就位,不得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对必须要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时,对堆放区域的脚手架必须加密,以保证模板支撑架的刚度,并在该区域的新筑混凝土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加强混凝土的保湿养护,这对其强度的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
武汉混凝土现浇施工--在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应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