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语文考前指导
一、读,夯实基础
1.诵读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可先读注释再读原文,通过诵读达到“三会”:会背诵,会翻译文章,会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
2.诵读名句名篇。重点是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3.时文美文。自选《读者》《散文》《意林》等杂志上的时文,通过诵读,汲取思想精华,领悟写作技巧,积累语言材料。
4.三年高考满分作文。自选近三年高考满分作文50篇,特别留意与自己喜欢的文体相同的文章,通过诵读积累作文素材,学习考场作文拟题、开头、结尾等技巧。
二、练,保持做题手感。
用30分钟时间练阅读,包括一篇文言文阅读,一篇现代文阅读。训练材料:
1.近三年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现代文阅读文段。
2.各地名校高考模拟试题中的文言文、现代文阅读文段。
3.省、市级教研机构设计的高考调研卷。
三、集中梳理并积累内容:
1.古诗歌鉴赏——语言、情感、表达技巧
(1)语言
语言方面要注意古人“炼字”的功夫,要学会结合前人的评价和文本内容分析某个词语的内涵和表达效果。
(2)情感
古代诗歌思想感情大体有以下类型: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离情别绪、伤春悲秋、怀才不遇、隐逸之趣、山水之情、吊古伤今等。
(3)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通常包括四个方面: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行文结构。
抒情方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等。
表现手法:烘托、用典、虚实相生、对比、动静结合、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联想与想象等。
修辞方法:比喻、象征、夸张、借代、拟人、对比、互文等。
行文结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
2.十篇名著主要情节和主题。
四、在高考备考中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信心 2.优化情绪 3.目标适当 4.培养应试技能
应试技能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审题技能。审题要冷静,要充分考虑题目中的条件,总体把握材料,还要善于把握关键点。
二是解题技能。解题时要细心,要做到要点明确、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分析到位。
三是书写能力。书写水平对语文试卷的得分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练就较强的书写能力,做到书写速度快、卷面净、字体美。
五、高考五个字应对作文
拉 要把题目拉到自己熟悉的有准备的方面。作文要得高分,必须有个性,有新意,人云亦云,泛泛而谈,必致平庸。要有个性,有新意,便要突出“自我”,写出“我”的文章。善于把题目拉到我熟悉的事物上,开发“我”的优势资源。“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个”题目和“我”的契合点,总是找得到的。一旦找到了这个契合点,你就如鱼得水,有情要抒,有理要说,有事要叙。文章如长江之水滚滚滔滔一泻千里。
另外,提醒诸位,在确定了观点、内容后,要用一句话概括要点。“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能写好这一句话,全文就顺了。
排 好文章要有层次,有条理。倘只在一个平面上展开,往往缺少深度,语言会重复累赘。为此,可以利用“正反组合”“排列组合”等方法,编写提纲,使得文章既集中又丰富。
撞 内容、观点、角度基本确定了,层次安排好了,而且已大致列出了写作提纲,接着的关键便是写好每一段,看你展开得如何了。最简便的是可通过撞击法,来展开联想,打开写作思路,提升文章档次,丰富思想内容。比如,可以用预先准备过的“生命意识”、“素质意识”、价值观、奉献、效率等观念进行碰撞。“水本无波,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火花。”碰撞的结果,有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饰 《文赋》中说“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文章要有华彩段,才能引得阅卷者眼睛一亮。所谓“饰”,除了形式新颖,主要是要善于调动各种修辞手法。平时作文可以朴素一点,平实一点,考试文章不妨华丽一点。要善用排比、比喻、引用、设问、对偶、反复;以及排比加比喻,排比加反问,排比加引用,等等。使文章散文化,有文采,有气势。
补 这里的补,指的是补一个好的标题。如果题目要求自拟,先用铅笔暂拟一个题目,文章写完后,擦去原先标题,然后从文章中寻找最耀眼的最闪亮的词句,锤炼成题目。如此,既能做到文章与题目呼应,又给人亮丽之感。
拟题也是写作水平的反映。可以将几个段落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重新组合。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一个成语,一句诗。在这方面值得下点功夫,千万不要小看“补”之功效,这可是得分的“生长点”!
预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