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问题。
对于曾经为永康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三来一补”出口加工型五金企业来说,如今正面临着一场转型升级难题。而上海普鲁五金模具有限公司近日从永康市加工贸易企业协会获悉,一场由政府积极推动的产业转型升级运动,意外遭到永康近3800家来料加工型五金企业的“冷遇”。
已转型五金企业不到一成
从今年6月开始,永康市加工贸易五金企业协会对该市来料加工五金企业转型升级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调查,调查的结果让协会副秘书长徐继宏很是担忧。据不完全统计:已完成转型的五金企业不到10%,不希望转型的占20%,而持观望态度的达到65%以上。
据徐继宏介绍,目前永康有近3800家来料加工型五金企业需要升级转型,主要分布在机电、电子、五金、塑胶、服装、鞋业等传统产业。
早在2009年,永康市就按照浙江省政府《关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若干意见》的要求,启动了永康境内来料加工型五金企业转型升级的各项工作,要求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厂到2012年基本完成转型。
来料加工五金企业属于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相比竞争优势明显不足。以代工出口为主的经营模式也极大地制约着五金企业在产品内销、创建品牌、自主创新等方面的发展,不利于五金企业转型发展和做大做强。
为了推进加工五金企业转型升级工作,永康市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对转型成功首年产值达500万元的五金企业,根据五金企业税收的情况,可给予高达100万元的奖励。
然而,巨额奖金并没有让五金企业心动,公开资料显示,永康市目前完成转型升级的五金企业仅有200多家。
多年积弊加大转型升级难度
“省政府要求在未来两三年内完成加工贸易五金企业转型升级工作,但现在大多数五金企业态度不积极,都还处于观望状态。”徐继宏称,之前出口加工五金企业都能享受国家出口退税和其他税收优惠政策,而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加工五金企业必须完成公司注册登记,由此将导致转型后五金企业税收负担增加。“大多数观望的五金企业都担心税收加重而不愿意转型。”
2009年6月,永康工艺家俬有限公司从一个家具出口加工厂完成转型后成为一家外商投资公司。公司总经理周传奇称,担心转型后税收增加仅是五金企业不愿意转型的一方面。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加工贸易五金企业扶持政策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很多五金企业都在考虑是否继续在永康把厂办下去。
据周传奇介绍,近年来出口加工五金企业在经济危机后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即使升级转型也面临诸多生存难题。“比如厂房土地产权不清、生产经营条件不达标、环保审批不合格等。加上转型升级手续繁杂,这使很多加工五金企业都认为转型成本过高。”
周传奇称,永康大部分加工五金企业只是着眼于现在,而没有看到五金企业的长远发展。“大多数加工贸易五金企业都是中小五金企业,五金企业改造的意识和动力不强。”据他了解的情况,目前永康真正愿意转型的加工五金企业很少,大多数仍延续多年来接订单加工生存的经营模式,而多年的积弊使得转型升级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