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指数 0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发送消息
首 页
关于园园
园园新闻
客户留言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一比多
您现在的位置:上海秦威航空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 园园新闻
 
园园新闻
“灯痴”郑启湘 “小学生”有大发明
发布日期:2011-02-17

上世纪60年代初,在湖北石首的团山寺镇,8岁的他冲着镇长办公室的老式电话机愣神:就用手指头在这个黑乎乎的机器上拨几圈,就能和外地的人说话?好奇的他趁人不备,偷溜进去把这台“神奇”的机器拆了个稀烂,结果被事后知晓的妈妈痛打了一顿。

    2006年5月,在上海的国际航标协会第十六届大会上,已经年过半百的他东瞅瞅西看看,在心里暗暗拿自己的航标灯和各国专家的设计比对,从刚开始的忐忑不安到后来的的充满自信:抛开各项技术指标不说,“一体化”的设计全世界当时就他一家,44个国家和地区的航标专家也对他的宝贝航标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兴奋的都想大声喊出来。

    他只有小学文化,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但他通过不断的努力自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搞科研创新。从1984年至今,共完成了19项技术攻关,3项成果获国家专利,6项成果获国家奖,6项成果获交通部奖。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航道处仪修工,曾经对出现故障的航标灯和仪器束手无策。但后来由他研发的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通过湖北省科技厅专家鉴定,一致认定该产品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被评为湖北省重大技术成果,并获得国家专利。甚至有专家评定说,他的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对于这个行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截至至今,他在国内多家专业杂质上发表的论文已经达到13篇,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和奖章连自己都数不清;从地方到中央,慕名前来采访他的媒体一波接一波,在百度打出他的名字,弹出的相关网页超过6000个……

    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别人以为你干不成的事,你干成了,这就是人生的乐趣。”虽然做出了在很多人看来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他还是时常自嘲“如果我不是读书少了,也许还能做的更好。”

    他是郑启湘,有人叫他“灯痴”,有人说他是“航标灯王”,可他只是想做出“长江上的航标灯”。

    从“家电破坏者”到“航标灯大王”

    小时候的郑启湘最喜欢摆弄那些电器了,家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小家电几乎都被小启湘破坏过。10岁那年,家里在一个房间临时安装了一盏白炽灯,连接电灯的那两根电线仿佛有魔力一般吸引着小启湘,他站上凳子将两根裸露在外的电线用一根绳子系在一起,灯突然就熄灭了,将绳子松开,灯又亮了。如此反复几次“试验”后,小启湘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以后的时间里,只要看见大人在安装电灯,小启湘总爱提醒一句“不要把两根线接在一起了,不然灯是亮不了的!”大人们听了后不禁一愣,都觉得这个小鬼头有些聪明。

    迷上电器的小启湘最喜欢和住自家对门搞钟表修理的罗师傅“取经”。罗师傅不光会修钟表,还会修理无线电收音机、录音机。每次放学后,小启湘总爱在罗师傅的修理摊旁呆上几小时,学着拆装钟表和小电器。罗师傅对这个调皮小鬼虽有些无可奈何,但也喜爱有佳。

    在大人们的眼里,小启湘对电器的喜爱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不过这个调皮鬼又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帮助镇上的孤寡老人挑水,颇得大人喜爱。

    14岁那年,小启湘破格入伍参军,满怀“当一个电气工”憧憬的郑启湘被分配到营部当通讯员。摸不到电器的郑启湘一度失落沮丧,但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经过五年的军旅生涯锤炼,郑启湘变得更加坚韧,求知欲也更强了。

    复员后,郑启湘被分配到长江武汉航道局洪湖航道处仪修组工作。这一干,就是30多年。

    “仪修工”听起来似乎只是简单的修理工,可从事这个工种的人需要较高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术,航标灯、测探仪、无线电话的工作原理都要懂一些。对仅有小学文化的郑启湘来说,最开始的那段时间无疑是痛苦的。

    郑启湘想着,“既然学历不高,那咱就自学吧”。他买回一本《无线电子技术》,打算先恶补一番知识,可书里写的那些功率、电量、电阻抗等名词他完全看不懂,更别说记住了!郑启湘有点想打退堂鼓了,带他的师傅把这些都看在眼里,第二天一早,将他带到屋外,指着对面一幢楼房笑着说:“你能从地面一步跨到三楼吗?”年轻的郑启湘顿悟:自己这点小学文化底子还很薄很薄,薄得在自己的岗位上都不够用。当晚,他辗转难眠:前进吧,自己的文化知识太少,想学好无线电实在是困难重重,后退吧,将来又怎么在岗位上立足?

    进,还是退?两种思想在郑启湘脑袋里不住碰撞。

    这年冬天,长江洪湖辖区界牌水道吃紧,航标灯损坏严重,加上那个时期航标灯的故障率很高。整个冬天,仪修组的老师傅们都在没日没夜加班,看着师傅们手脚麻利地抢修机器,只能在一旁递工具、搬仪器的郑启湘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郑启湘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不管是干哪行,都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再困难也不能放弃。

    回到宿舍,他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要坚持书本不离身。如果因为别的事情耽误了学习时间,也必须想办法补回来。针对自己文化底子薄的问题,他决心把学习分为两年两个部分:年学完初中数学和物理课程。第二年学习专业技术基础,使自己达到能够修理航道处所有电器的目标。

    凭借顽强的毅力,两年后他实现了这个目标。第三年开始,他自学起高中课程来,后来又自费报道参加了吉林大雪物理系主办的电子技术函授班,一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获得了30元的奖学金,多年后谈起这些,郑启湘还是乐呵呵的。可就在这一年,因肾结石引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差一点夺取了他的性命,他与死神擦肩而过。手术后身体非常虚弱,腰部的刀口还在发痛的他,即使趟在病床上,也没有忘记他的学业,时常因看书而遭到医生和护士的训斥。

    (郑启湘已经成为整个长航系统的骄傲,在洪湖航道处,这样的宣传栏随处可见)

    就这样,郑启湘不但将仪修工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全数学会,还开始搞起了“小发明”来。1982年,郑启湘担任仪修组组长,开始了“点对点”的学习方式。要改革航标灯变压器,他就学习变压器绕制的计算方法;要生产全塑壳航标灯,他就学习机械制图;要改进航标灯光源,他就学习光学理论;要研制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他就上网查国内外资料。实际操作中弄不懂的问题,他就去请教专家。

    ……郑启湘的学习和工作开始进入良性循环。

    从1986年开始,由他主持和设计的十多项研制成果纷纷获奖。2004年,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的问世更是获得了整个行业和国家的重视。

    荣誉接踵而至,先进个人、创新能手、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及至2005年,郑启湘被评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2008年,他又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

    2007年、2008年,仅有小学文化的他连续被长江航道局破格晋升为工程师和工程师,成为长江航道系统学习型、知识型职工的样板,“学习启湘精神”已经成为整个长江航道系统的一句口号。

    从一个“小学生”成长为“航标灯王”,郑启湘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他常说:“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不懈的学习才能得到,我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的底子,但是学一点就会多一点,知识多一点,应用的空间就会宽一些。”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上海秦威航空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林浦路2341号   邮政编码:200023
联系人:蒋经理   电话:15921568127   手机:15921568127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