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指数 20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网站首页
企业介绍
资质荣誉
产品列表
企业新闻
联系我们
客户留言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冷藏车销售
东风卡车销售
加工铝型材
您现在的位置:密胺餐具|上海密胺餐具|密胺餐具定做|密胺餐具批发|密胺餐具厂家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密胺盘
发布日期:2009-08-06

正当人们准备欢喜过年的时候,浙江省台州市希尔家庭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唯却如坠冰窖:企业生产的仿瓷餐具突然间被许多超市下架,订单大幅减少,国外大客户纷纷打来电话质问产品质量;短短一个多月,企业就损失了800多万元!

  福建南安、泉州和江苏常熟等地的许多仿瓷餐具生产企业同样损失惨重,而这一切只是源于一个突然出现的消息——密胺有“毒”!?

  也许很多人没听说过密胺,但对仿瓷餐具应该不陌生。据了解,仿瓷餐具实际上是密胺餐具的俗称,其加工制作原料分两种:一种是密胺树脂,另一种是脲醛树脂加表面层密胺树脂。去年10月以来,有关仿瓷餐具中含有大量三聚氰胺、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国外多家知名媒体更是予以追踪。消费者拒买拒用,家乐福等大型超市下架封杀,不少密胺原料及密胺制品生产企业陷入困境,中国密胺产品的声誉在国际上也开始受到质疑。

  密胺无罪

  仿瓷餐具究竟有没有毒?记者在北京几家大商场看到,各种仿瓷餐具琳琅满目,有的以密胺碗、密胺盘直接命名,有的则在产品合格证上进行具体的介绍。

  “密胺树脂系由三聚氰胺与甲醛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马占峰说。他并未否认三聚氰胺与甲醛是生产密胺餐具的原料,但他告诉记者,经过充分的化学反应和严格的生产工艺,密胺树脂已经变成完全不同于原来任何一种生产原料的物质,三聚氰胺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消失。

  中国石油与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祝昉向记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有些食用盐在制取过程中会用到俗称烧碱的氢氧化钠,烧碱对人体有危害但它并不会在最终的食盐产品中残留。“化学原料与化学反应的最终生成物完全不同,”祝昉强调,“要尊重化学工业的科学性,许多化学反应都是不可逆的,密胺树脂也是如此。”

  记者了解到,仿瓷餐具有“毒”的消息传出后,各种媒体纷纷组织有关专家和理工院校的学者进行分析和解读。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化工及食品行业专家学者都表示,用三聚氰胺作原材料生产密胺餐具是一种成熟的工艺,三聚氰胺在与其他材料一起进行聚合反应后产生的成品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无毒。专家强调,密胺树脂即三聚氰胺树脂与传统意义上直接添加进食品的三聚氰胺是两个概念,合格的密胺餐具作为一个成品其本身是安全的,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物美价廉

  在仿瓷餐具有“毒”的诸多消息中,焦点直指使用脲醛混合密胺材料生产仿瓷餐具的企业。有消息爆料:一些企业为降低产品成本,使用违禁物脲醛树脂代替三聚氰胺树脂加工仿瓷餐具。

  密胺行业人士罗赠寿介绍说,脲醛树脂是由尿素和甲醛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家庭日用品的制造。欧盟和美国FDA将密胺树脂作为原料的制品和以脲醛树脂加表面层密胺树脂为原料的制品列入同类产品进行监控,适用于相同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多年来,我国出口的仿瓷餐具一般都经过国际权威检测机构(如SGS)检测,完全符合进口国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即使是世界上最严格的美国FDA标准、欧盟标准,我国对这些国家出口的密胺产品也畅通无阻。

  “这两种原料完全是用于生产不同产品,产品的用途和使用条件也不一样。”作为被点名“批评”的企业负责人,王唯觉得有理说不清,很是委屈。她告诉记者,为了使产品的性状更加稳定,有些企业选择以脲醛树脂加表面层密胺树脂为原料生产产品,这在业界被认为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新工艺。

  “国内消费者习惯吃热的食物,而许多国外的消费者都习惯吃冷食,为了达到国内的要求,我们严格区分生产原料和工艺,两种产品采用了不同的生产线。”王唯解释说。她还说:“我们公司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餐具全部采用密胺原料,日用品类产品采用的是内层脲醛树脂加密胺树脂涂层;出口产品主要看客户订单要求,非洲、北美、中东等地区国家订购脲醛树脂加表面层密胺树脂的产品较多。”

  为了证实王唯的说法,记者1月11日在北京欧尚超市进行了实地调查。记者在该超市日用百货区发现,货架上陈列的台州市希尔家庭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50余种仿瓷产品均贴有QS标志产品合格证。这50余种仿瓷产品均对产品用途和使用方法作了详细说明:日用产品类主要是置物盘,材质为UF(脲醛树脂)+正表面MF(密胺树脂),常温下使用,不能当餐具使用;另一类产品主要为碗,在合格证后面标注“食品用”,在合格证底部标示“仿瓷餐具”。这两类产品同样提示禁止放入微波炉加热。

  对于“全国密胺餐具合法生产企业不到2%”的说法,众多密胺行业企业对此予以否认。罗增寿解释说,因为国家有关部门2007年下半年才开始要求密胺企业办理QS认证,所以目前只有很少的企业拿到了QS证。国内80%的密胺企业是做出口的,因为国外市场并不要求必须有QS认证,所以很多企业仍在积极申办中。

  “怎么能用餐具的标准和使用要求来衡量日用品,用存在不合格产品现象否定正规厂家的合格生产工艺呢?”常熟东南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可强对一些误导消费者的言论非常愤慨。他介绍说:“塑料的东西不能放在高温下煮、烤是常识,个别人非要这么做,然后指责企业生产有毒产品,这就太不可思议了。”

  紧急自救

  每年的春节都是餐具企业的黄金销售季节。然而,此时本应热销的仿瓷餐具却鲜有人问津。“本来觉得这种餐具好看,又不怕摔,想买给孩子用,可是听说有毒,我宁可买玻璃碗,摔坏了也比吃坏了强!”消费者齐女士拿起一个仿瓷碗看了看,又放回了货架。

  记者了解到,由于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影响太大,消费者往往谈三聚氰胺色变,密胺餐具有“毒”事件已迅速演变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在网上以仿瓷和三聚氰胺为关键词搜索,共查到相关文章11万余篇,大部分与仿瓷餐具有“毒”相关。更有网站以“我们在拿三聚氰胺盛饭吃”为题开展大讨论。

  “密胺企业正在遭受空前打击,密胺行业岌岌可危!”近日,20余家密胺制品企业在北京紧急召开密胺行业峰会,向社会各界发出求救信号。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从事密胺生产的企业已有1000余家,相关产业工人20余万人,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广东、山东等地。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截至2008年,我国密胺年产量已经达到40万吨,居世界位;仿瓷餐具产量占全球市场的80%以上,去年的出口额突破10亿美元。

  密胺有“毒”事件发生后,许多企业受到重创,出口订单大幅下降。被一些媒体点名的希尔、恒盛等企业的产品均已出现滞销现象,在部分地区还被下架。此外,已经有部分国外企业暂停从我国进口密胺餐具,东南亚部分国家政府及媒体已劝导本国消费者不要使用中国密胺餐具。

  对于突然降临的有“毒”风波,在去年金融危机中仍保持出口量增长的密胺行业开始紧急自救,国内100余家密胺企业签署承诺书,拥护国家即将修订出台的行业生产检验标准,规范企业自身行为,配合有关部门净化市场,清除假冒伪劣产品,共同开展正确使用密胺餐具的教育活动。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密胺餐具|上海密胺餐具|密胺餐具定做|密胺餐具批发|密胺餐具厂家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星港街东2幢   
联系人:刘经理   电话:15221588368   手机:15221588368   传真:15221588368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