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企业介绍    |  供应信息    |  企业新闻    |  企业名片    |  客户留言    
诚信指数:6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河南中天恒信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河南中天恒信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怎样防止小麦病虫害
发布日期:2014-04-24

防治小麦的病虫害  需要分阶段未雨绸缪——


  播种期—————


  小麦播种期是防治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此期防治省工、省时、省药,可控制多种病虫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麦播期小麦病虫害主要防治对象是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小麦吸浆虫,小麦纹枯病,全蚀病,病毒病黄矮病、丛矮病,黑穗病等。其防治措施是:农业防治针对当地的主要病虫害选用抗病虫品种,搞好品种合理布局。精细整地,清除田间地头病残体和杂草。合理轮作,进行配方施肥,施用腐熟的农家肥。采用适期足墒晚播、精量半精量播种等栽培措施,提高小麦本身抗病虫性,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而有利于小麦健壮生长的田间生态环境。

  化学防治

  1.土壤处理。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重发区,每亩可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0.25~0.3公斤,加水1~2公斤,兑细土25公斤制成毒土。也可亩用3%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颗粒剂2.5~3公斤,兑细土15~20公斤,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

  2.药剂拌种。对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50克,加水4~5公斤,拌麦种40~50公斤。小麦纹枯病、黑穗病、条锈病,可用2%立克秀按种重0.1%~0.15%,或20%三唑酮乳油按种重0.15%,或12.5%禾果利(烯唑醇)按种重0.12%药量拌种。三唑酮、禾果利用量过大对小麦出苗和生长有影响,要严格控制用量,以免造成药害。小麦全蚀病,可用2.5%适乐时100毫升,加水1.5~2公斤,拌麦种50~100公斤,晾干后播种。小麦黄矮病、丛矮病,用75%甲拌磷乳油100~150毫升,加水3~4,拌麦种50公斤,拌匀后堆焖12小时播种。在病虫混发区要大力推广杀菌剂、杀虫混合拌种,各计各量,先拌杀虫剂后拌杀菌剂,并严格按照拌种操作规程,防止人畜中毒。

  3.种子包衣。种衣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成膜剂等复合加工而成的新型农药。种子包衣具有简便、缓释、长效的优点,除防治病虫害外,还兼有种肥的作用,应大面积推广。各地可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选择适当配方的种衣剂。如用2.5%适乐时种衣剂加40%的甲基异柳磷既可防治地下害虫,又可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等。


  另外,播种小麦时要注意预留间距,以利于间作套种。麦田间作套种是一项简便、科学、实用的农业生产措施,可提高复种指数,获取更大的农业综合效益。麦田预留行是间作套种的基础前提,全年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麦播预留行。因此,在麦播时要搞好作物布局调整规划,留足预留行,积极推广“九二式”、“六二式”、“三一式”的麦棉、麦菜瓜、麦棉瓜菜等多种高效间作套种模式,合理配置间套结构,实现一年3~4熟。或麦播时不固定间套作物组合,待春播夏播时,按照市场需求选择种植。


  苗期————-


  小麦苗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很重要,直接关系到之后小麦的生长情况,从而影响到来年小麦的收成。小麦苗期的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纹枯病、全蚀病等;虫害有地下害虫、蚜虫。其防治方法如下。


  一般情况下小麦播种后15天左右,麦苗就基本长齐了,那么在以后的时间里,如何对麦苗进行管护则极为关键,笔者推荐几种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的方法。


  小麦锈病 小麦出苗后15~20天,选择具有发病条件的麦田进行调查,当病叶率达到10%,且秋季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时,立即喷洒禾果利或三唑酮进行防治,即每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5~2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克对水50公斤进行喷雾,发现一株防一片,发现一片防一块。


  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从小麦苗期至抽穗期均能发生。苗期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地下部分,出苗后危害小麦的地下茎,出现褐色病斑或椭圆形病斑,并向上发展,每亩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或20%井冈霉素40克对水50公斤顺垄喷施即可。


  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病原菌在小麦苗期即能浸染,出苗后20~30天是浸染高峰期。对于过去发生过小麦全蚀病的地块,每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5~20克或20%粉锈宁乳油120~200毫升对水40~50公斤,顺垄喷洒幼苗,能显着降低小麦穗期的发病率。


  麦蚜 麦蚜除能直接危害造成小麦减产外,还能传播小麦黄矮病等。当蚜株率超过5%,百株蚜量10头左右时,应进行药剂防治。每亩用蚜虱净25毫升或大功臣20克或吡虫啉20克对水40~50公斤,顺垄喷雾即可,并能兼治小麦红蜘蛛。


  地下害虫苗期危害小麦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据观察,蝼蛄危害时,将麦苗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危害时,将麦苗根茎处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则钻食麦茎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仔细观察麦苗的这些被害状,就可以确定麦田出现的是哪种地下害虫。小麦出苗后30天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调查,当死苗率达3%时,立即进行施药防治。穿施敌百虫毒饼: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75 克,先用温水将其化开,再加水至1.5公斤配成药液,喷拌在10公斤已粉碎炒香的芝麻饼或菜子饼上,闷4~6小时,即成毒饼。用耧将毒饵穿施于麦田。此法灭虫保苗效果可达95%。撒施毒土:每亩用2%甲基异柳磷粉剂2公斤拌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开沟施入麦垄内,可有效防治蛴螬、金针虫的危害。喷灌药水:对出现点片危害的地块,可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0.5公斤对水60~75公斤,顺垄喷浇麦根处,对蛴螬和金针虫有。


  蝗虫和蟋蟀 近年来,这两类害虫发生量很大,常危害早播麦苗,可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75克,先用热水化开再加水至1.5公斤,喷拌已粉碎炒香的麦麸5~7公斤,配成毒饵,顺垄撒施诱杀,效果很好。


  返青拔节期————

  返青拔节期的防治重点是小麦纹枯病、吸浆虫、红蜘蛛。纹枯病是优质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防治上宜早不宜迟,一般在3月上旬喷次药剂,隔10~15天再喷一次。亩用20%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40克或20%纹枯净可湿性粉剂40克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克或20%三唑酮乳油40~50克加水40~50公斤,对准小麦基部进行喷雾,可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等病害。


  吸浆虫近年来发生比较重,一般每小方(10厘米×20厘米)3~5头,高达90多头,导致小麦减产或基本绝收。要抓住返青拔节期麦苗小、容易操作的有利时机,当吸浆虫幼虫上升到土表活动时进行第二次土壤处理,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20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对适量水,喷拌细土25公斤制成药土,顺麦垄均匀撒施,然后浅锄,将药土翻入土中,再浇水;或者亩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0公斤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施地表,再浅锄翻入土中,还能兼治金针虫、蝼蛄、蛴螬等害虫。当调查部分麦田红蜘蛛达到防治标准后,亩用1.8%虫螨克乳油6~8毫升或绿亨杀杀死20毫升加水40~50公斤喷雾进行挑治。


  孕穗抽穗扬花期————

  这个时期重点防治吸浆虫、麦蜘蛛,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在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前(4月25日前)正是吸浆成虫出土危害小麦的关键时刻,每亩用50%辛硫磷乳液50毫升或40%氧化乐果40毫升加水40~50公斤及时进行喷雾防治。当小麦开始扬花,吸浆虫已钻入小麦颖壳开始吸浆危害时,再喷药防治已无济于事了。


  当麦田红蜘蛛或长腿红蜘蛛达到单行尺分别为200头或100头时进行防治,亩用1.8%虫螨克乳油6~8毫升对水40~50公斤喷雾防治效果显著,还能兼治穗蚜虫。


  白粉病、锈病等病属流行性病害,必须注意定期调查,当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进行防治,以防止其大面积流行,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100克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7~10天后再防一次,防治效果会更好。


  小麦齐穗至始花期,若遇到2~3天以上降雨过程,应立即亩用50%多菌灵乳剂100毫升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50公斤喷雾,可有效预防赤霉病发生。


  灌浆期————

  小麦灌浆期是多种病害为害高峰期,也是防治病虫害夺取小麦高产优质的关键时期。此期防治的重点是麦穗蚜、白粉病、锈病等。亩用10%蚍虫林可湿性粉剂20克或25%快杀灵乳油25~35毫升加水40~50公斤进行喷雾,可有效防治麦穗蚜。防治白粉病、锈病的方法同上,同时可兼治小麦叶枯病。若田间天敌与蚜虫的比例大于1∶120时就不必再用防治蚜虫的杀虫剂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河南中天恒信生物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河南省许昌市化工工业园   
联系人:李先森   电话:13643713258   手机:13643713258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企业地图 收藏此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