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鹏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湖南鹏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诚信指数 310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首页
企业介绍
资质荣誉
企业新闻
产品服务
招聘信息
企业名片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湘潭大成电工有限公司
湘潭物流公司/湘潭货运公司
一比多
您现在的位置:湖南鹏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产品服务
 
泥鳅养殖技术(1)

价        格:面议   
有 效 期: 长期有效
所 在 地: 湖南省湘潭市
了解详情,请立即咨询!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该公司共有 83条同类“生态泥鳅养殖”信息       查看全部>>
详细说明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医药上也具有较高价值,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
泥鳅喜栖息于底层腐裂土质的淤泥表层,除用鳃呼吸外,能用皮肤和肠道呼吸。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喜夜间觅食,以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水草嫩叶以及硅藻、蓝藻、绿藻、黄藻和浮游动物等为食。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过施肥培养浮游生物饵料,沉积池底的残饵、粪渣也可作它的食料。人工饲养还可投喂商品饲料,如花生饼、米糠、麸皮、豆饼、蚕蛹粉、螺、蚯蚓、水丝蚓、鱼肉、家禽家畜内脏等。泥鳅个体小,重量轻,贪吃,过饱时易引起消化不良,影响正常呼吸造成胀死。
泥鳅是温水性鱼类,在稻田中呈土黄色,其生长水温为15-34度,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度。当水温降到5-6度以下或高于35-36度时,它便潜入泥中10-30厘米泥层进行休眠。
一、池塘养殖泥鳅
池塘建设:
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池塘可以是水泥池,也可是土池。土池池壁需用砖、石块砌成,或用三合土捶紧,池底需夯紧,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洞,池底铺入20-30厘米的肥泥。进出水口用铁丝或塑料网拦住,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
培水与放种:
池塘按苗种培育方法清塘消毒,池水深保持30-50厘米,并施入猪粪等有机肥培育水质,用量为100平米20-30公斤。待药性消失、池水转肥后,即可投放鳅种,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
饲养管理:
在培肥水质,提供天然饵料的基础上,须增加投喂蛆虫、蚯蚓、蚌肉、鱼粉、小杂鱼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以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类等植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5%-10%。投饲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水温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0-30℃是摄食的适温范围,25-27℃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5℃以及雷雨天可不投饲。此外,还应根据水质肥度进行合理施肥,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水色以黄绿色为好。当水温达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当泥鳅常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注入新水。冬季要增加池水深度,并可在池角施入牛粪、猪粪等厩肥,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二、 稻田养殖泥鳅
稻田建设:
稻田养殖泥鳅,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面积2-10亩的稻田,并在稻田四周用水泥或塑料板、薄膜、纱窗等(入泥30厘米)建设起80厘米高的防逃墙。沿田埂修一20厘米宽的台阶,离田埂顶15厘米。田的四周及中央挖一“田”字形水沟,沟宽、深为50厘米。进、排水管和溢水管各1处,管口均用细密铁丝网拦截,排水管平时用水泥封住。
鳅种放养
鳅鱼是来源于泥鳅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的,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年龄在2龄,雌性体重15-25g,雄性体重12g以上。2月下旬在稻田灌水前,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均匀泼洒,进行清整消毒。亩施发酵过的猪粪1000公斤,进水经过滤入田,沟内水深30-40厘米,培肥水体,水的透明度为25厘米左右。秧苗返青后,亩放3-5克/尾规格的鳅苗2-2.5万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液浸泡10分钟,消毒后入田。
饲养管理
1、施肥
养殖过程中,为了保证浮游生物不断,必须及时、少量、均匀地追施有机肥。每隔10-15天施肥1次,每次每亩用肥150公斤。另外根据水色的具体情况,每次每亩施1.5公斤左右的尿素或2.5公斤碳酸氢氨,以保持水体呈黄绿色。
2、投饵由于田中泥鳅的密度较高,应投喂人工饲料,如豆饼、蚕蛹粉、蝇蛆、蚯蚓、螺、蚌、屠宰场下脚料、米糠、豆渣、菜籽饼、麸皮等,以补充天然饵料的不足。7-8月是泥鳅生长的旺季,要求蚕蛹粉达15%、肉骨粉10%、豆饼25%的配比,日投饵2次,投饵率为10%。9-10月份以植物性饲料如麸皮、米糠等为主,一般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投喂量为泥鳅总重量的2%-4%。早春和秋末2%左右。具体根据泥鳅取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次投饵后,1-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宜。
3、水位控制水位控制极为重要。田面以上实际水位一般控制在5厘米以上。适时加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加水1次,夏天高温季度应适当加深水位。
4、疾病防治由于泥鳅适宜于水田养殖,在养殖过程中一般没有疾病发生。为防止赤皮病发生,每月用呋喃酮药饵10-20克,配50公斤饲料投喂2-3天,每月每亩用生石灰10-15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水稻施农药时间一般在插秧前3-5天,或插秧后5-7天,对秧苗施药预防一次。
5、日常管理日巡田2次,检查防逃设施,特别是雨天注意仔细检查漏洞。防止天敌入侵(如水蛇、鸭等),观察泥鳅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严禁含有甲胺磷、毒杀酚、呋喃丹、五氯酚钠等剧毒农药的水流入。
捕捞方法:
一是冲水捕捞,在靠近水进口的地方,铺上网具,从进水口放水,因泥鳅有逗水特性,待一定时间后将网具提起捕获。此法适于水温20度左右,泥鳅爱活动时进行;
二是饵料诱捕,把炒香的糠或麸皮放在竹笼内,将笼置于沟内诱鳅入笼;
三是干田捕捉,慢慢放干田水,使泥鳅集中到沟土裸露处捕捉。
三、泥鳅病害防治
泥鳅生病的原因
1.自然因素
一般是指养鳅池底质不好,有机质过多,发酵产生硫化氢(H2S)、氨(NH3)过多,超过了泥鳅承受的范围,还造成了水底溶氧的极度缺乏,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泥鳅吞食了有害气体或感染了病原微生物,便导致大批死亡。或者是由于水温过高,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形成一层油膜似的水华,造成水质恶化;或者是大量工农业污染物随水流入鳅池,造成水质恶化;或者气候突变,引起水中浮生物大量死亡,使PH值发生较大变化,造成水质恶化;或者是水温的骤升和骤降,造成泥鳅的不适应;还有可能是水位的忽深忽浅,引起鳅苗、鳅种的不适等。这些自然环境的变化,都是造成泥鳅生病的重要原因。
2.人为因素
指人在养殖泥鳅的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经验不足造成的泥鳅发病及死亡。如放养密度过大,造成供饵不足和水中缺氧;或者放养规格大小不一。如放养密度过大,造成供饵不足和水中缺氧;或者放养规格大小不一,造成养殖中大的越大,小的越小越瘦弱,以致最后死亡;或者放养了有伤、有残的鳅种,入池后发生水霉病,其他细菌又继发感染;或者投喂了变质、发霉的饲料;或者在捕捞、运输或放养过程中,动作过重,操作马虎,造成泥鳅受伤;或者在水质管理中,没有过滤养鳅用水,没有采取预防敌害生物的措施,致使龙虱幼虫、红娘华、青蛙和水老鼠等经常进入鳅池,伤害泥鳅;或者在夏季高温时,由于水资源缺乏,无法经常换水,致使水质老化变坏等。这些也都是造成泥鳅发病的重要原因。
3.生物因素
指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直接侵入泥鳅体内,造成泥鳅生病。其实这一点往往是继发性的,只有水质恶化,环境变得恶劣了,才会引起病原菌、病毒或寄生虫侵袭,而在良好的水质、充足的溶氧、全面丰富的营养和精心周到的管理下,这些有害生物是很难得逞的。
4.泥鳅自身的因素
指泥鳅的品种不好,苗种质量差,身体弱,抗病力差等而引起生病。近亲交配的品种抗病力退化易得病;天气不正常的情况下繁殖的苗种,质量差,易得病;没有经过暂养就进行长途运输的苗种,质量差,易得病;用麻药、毒药麻醉后捕捞的苗种,质量差、易得病。
综合以上4点可见,泥鳅得病的原因有很多,哪一个生产环节把不住质量关,就会造成损失。
预防泥鳅生病
1.严把苗种关
严把苗种关,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防止泥鳅近亲繁殖  自己繁殖鳅苗,不要总是用自己培育的亲鳅,这容易造成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要用自己的雄鳅和从外面买回来的雌鳅,或者用自己的雌鳅和从外面买回来的雄鳅交配。从外面买回来的亲鳅,一定要健康、无伤、活泼和丰满。
(2)鳅苗要健康活泼,规格一致。购买泥鳅苗,要规格一致,游动活泼,盛苗容器里没有过多粘液和污物的苗种。长途运输,运输前苗种一定要经过1~2天的空腹暂养。
(3)要严格挑选野生苗种  选购野生苗种,要严格挑选,坚决去除致残、有寄生虫、有伤、有病和被药麻翻的泥鳅种。伤残的泥鳅,肉眼能看出来。生病的泥鳅往往游动缓慢,用手抓起后,挣扎无力。被药麻翻的泥鳅,用手抓起后,根本就不挣扎,软塌塌的像面条一样。这些野生泥鳅,都不可以买来作种苗。
(4)运输、放养要精心  泥鳅能耐低氧,运输容易,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在装箱、装篓或装袋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要人为地造成机械性创伤。运输途中要经常检查,确保皮肤湿润,必要时半路上要淋水。在盛夏高温季节,运输泥鳅时加冰块降温。
苗种放养时动作要轻。要注意水温差异,不要使装苗种容器中的水温和池中的水温差异超过3℃。另外,从野外捕捉的或从外地购买的鳅种,入池前一定要消毒。消毒方法是在大盆中或水桶里放入水,水中溶入消毒药剂。消毒药剂可以从孔雀石绿、盐、漂白粉、敌百虫、硫酸铜中任选一种,具体浓度和浸泡时间见表5。浸泡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泥鳅的发应,发现泥鳅躁动不安、上浮等不正常反应,要立即捞出,投入饲养池中。通常水温低,浸泡时间长;水温高,浸泡时间短。
鳅苗消毒药物的浓度与浸泡时间表
药物名称 浓  度 (克/升水) 水  温 (℃) 浸泡时间 (分钟) 主要防治对象 
漂白粉 0.01 20~26 8~10 细菌性疾病 
盐 30~40 15~20 10~15 水霉病、车轮虫、斜管病、隐鞭虫等 
水霉快克 2-4 20~26 2~5 水霉病 
晶体敌百虫 0.01~0.02 20~26 20~26 8~10 10~12 寄生虫病:指环虫、三代虫、猫头蚤等 
硫酸铜 0.008 15~20 20~26 10~15 5~8 寄生虫病(车轮虫、中华蚤等) 

管理不善,泥鳅会发生各种疾病。如泥鳅体表溃疡症。主要特征表现为下颔发红,体表溃疡。该病发病突然,死亡迅速,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其中一典型病例的临床症状、病原学初步研究及治疗方法作如下报告,希望能够为生产上防治体表溃疡症提供一定帮助。
1、临床症状
一养殖户池塘养殖的泥鳅(长7~8厘米)突然发病,出现死亡,仅几个小时就死了上百条。病鱼仍然摄食,但食量减少。眼观可见泥鳅体表粘液增多,发红,有突起肿块,局部鳞片脱落,部分肌肉腐烂,出现圆形溃疡灶,下颔发红,充出血明显。解剖后没有发现内脏的明显病变。
2、病原学初步研究
无菌接种肌肉及各内脏器官于胰酪胨大豆肉汤(TSB)中,28℃,120转/分振荡培养24小时,各内脏均没有细菌生长,只有肌肉有细菌生长。将分离得到的细菌接种健康泥鳅,出现与临床上发病泥鳅相似的症状。结合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诊断为由细菌引起的体表溃疡症。
3、治疗与愈后
因该养殖户自发病以来曾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未能见效,故根据经验及本病的具体情况,建议其用二氧化氯给池子消毒,同时在蛆虫中混入氟哌酸3~5克/天(纯品含量),或氟苯尼考1克/50千克泥鳅,辅以维生素C1克/千克投喂。每天3次,连用5~7天。密切观察病鳅表现及采食情况。一周后回访,该养殖户养殖的泥鳅病情得以控制,死亡量大大减少,开始正常摄食,故建议继续饲喂维生素以增强体质,巩固疗效。
4、小结
在细菌培养过程中,病鳅内脏各器官均无细菌生长,只从肌肉中分离到了细菌,说明肌肉是细菌感染的靶位。春季4~5月份,水温15℃时即可发生体表溃疡症,5~6月份水温20~30℃时,是发病高峰期。泥鳅、大口鲶、罗非鱼、加州鲈和黄鳝等都易感染该病。
泥鳅发生体表溃疡症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水质容易恶化,增加了细菌滋生的机会;
②泥鳅鳞片极薄及细小,如遇到机械损伤,水体的细菌就可以从受伤处感染鱼体;
③在洗池、捕捞等外界情况干扰下,鱼体的应激反应强烈,致病菌趁虚而入,从而造成体表溃疡症。
④池塘建设不合理,周围环境不适合泥鳅生长时也易发生该病;
⑤养殖密度过大,造成泥鳅缺氧、体质减弱、细菌容易入侵等。针对这些方面的因素,养殖户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预防。如: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当水温升高时,应适时换水,并增加水深;养殖密度太大时应考虑分池饲养,降低泥鳅密度,防止缺氧,一般情况下4~5厘米的鳅种放养密度为50~60尾/平方米,有流水条件的可适当增加;减少不必要的捕捞等机械活动,避免应激反应和引起鱼体受伤。
泥鳅一旦发生了体表溃疡症,应立即用消毒药清塘消毒,并根据具体情况投喂抗菌药物。有条件者可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目前对该症有效的药物主要有氟哌酸、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等。但因泥鳅发病后摄食量减少,药物很难达到抑菌浓度。因此,对于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应及早治疗。
常见病防治:
一、赤皮病:此病由于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危害较严重。
防治方法:发现此病可按1立方米水体溶解20克呋喃奈斯水溶液,浸洗病鳅15分钟~20分钟;也可用占全池鳅鱼体重0.04%的呋喃奈斯拌饵投喂,连喂3天,疗效比较显著。
二、曲骨病
病鳅背骨弯曲,因孵化时水温异常及缺乏维生素所致。
防治方法:孵化时保持适温,防止水温急剧变化,投喂混合饲料。
三、水霉病
由于水温较低或冬季鳅体受伤,开春后易感染水霉病。病鳅身上长满白色棉絮状的水霉。
防治方法:发现此病,用2%~5%的食盐水浸洗病鳅5分钟~10分钟,也可用浓度为1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5分钟~30分钟,即可治愈水霉病。
四、寄生虫病
泥鳅种苗阶段常见有车轮虫、三代虫等寄生虫,被寄生虫侵袭的鳅苗常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
防治方法:发病鱼池可按1立方米水体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制成的合剂全池泼洒。
五、气泡病
鳅苗阶段,由于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多,易导致气泡病。病鳅肠中充气,腹部鼓起,浮于水面。
防治方法:发病重池,可用浓度为1克/升的食盐水全池泼洒,或加入新鲜水体。平时投饵要注意适量、多样化,并加强水质管理,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六、敌害生物
泥鳅的主要敌害生物有蛙类、水生昆虫、鸟类及凶猛肉食性鱼类。
防治方法:
1.清除池边杂草,保持养殖环境卫生,严防蛙类侵入,发现蛙类应及时捕捉,蛙卵要及时捞除;
2.进水口要用筛绢网拦好,防止野杂鱼随进水时进入池中;
3.发现鸟类,及时驱赶。
2.清 塘
泥鳅在受到外界刺激后会钻到底泥中,白天也潜伏在底泥中,因此底质好坏对泥鳅的生长事关重大。底泥不能太厚,有机质不能太多,但也不能太瘦,不能有过多的敌害生物。底泥不能太硬,以免影响泥鳅钻洞;也不能太软,否则泥鳅洞容易坍塌。因此,池塘事先必须按要求清塘,挖出过多淤泥,保留20厘米厚的肥泥层。要用溶化的生石灰和漂白粉液作全池泼洒,以彻底消毒,杀死底泥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然后,再施加腐熟的肥粪水,培养天然饵料。对于放养密度大的流水池,要放入人工鱼礁,供泥鳅栖息。这一切,一定要严格认真地执行,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
改善水质  尽管泥鳅能耐低氧,但是在水质不良时,还是会引起泥鳅摄食减少,抵抗力下降,患病机会增多。因此在饲养期间,要每天注意水质变化。水质瘦了要追肥,肥了要换水。如果水质发黑,就要彻底换水。只要经常保持水色为浅黄绿色,透明度不低于20厘米,这样的水质就可以满足泥鳅生长的需要。
4.投喂要“四定”
一是定时:投喂时间要固定。每天上午9~10时和下午3~4时各1次,有时傍晚还要加1次。
二是定位:饵料要放在饵料框中投喂。饵料框要放在泥鳅池中的固定位置,要分布均匀,每3~5平方米放1个,不要随意变动位置。
三是定质:饵料一定要新鲜、营养全面,尤其流水养泥鳅,营养全部来自饵料,更是应当注意。坚决不喂发霉、变质的饵料。
四是定量:每天的投饵量,要占泥鳅体重的3%~10%。投喂量可根据养殖的形式、水温和养殖管理水平而定。如果拿不准,每次投喂以泥鳅能在2小时左右吃完的量为准。
5.加强管理
泥鳅的养殖管理主要是巡塘,捞出池中的污物、残饵;提起饵料框,倒掉剩下的饵料;观察水色,调整水质;观察泥鳅活动情况,如发现个别泥鳅离群独游、体色发黑的,则要捞出来诊断,确诊后应及时施药治疗。平时要做好“三消”,即鳅体消毒、池塘消毒、食场(台)消毒。
鳅体消毒,是指放养前的浸泡消毒。池塘消毒,除了鳅种放养前的消毒外,平时也要经常泼洒生石灰或漂白粉预防疾病,通常每隔20天,按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或者用生石灰20克的标准,将所需消毒剂放在水桶里溶化后,不等冷却立即拿去作全池均匀泼洒。食场(台)消毒,通常采用漂白粉或硫酸铜挂袋(篓)消毒法,即在双层纱布或竹篓中,放入100克漂白粉,挂在饵料框周围水中。消毒药袋或篓的多少,根据食场的大小而定。
泥鳅的常用药物
主要有二氧化氯、、氟哌酸、氟苯尼考等。
(1) 清塘消毒类药物
①漂白粉:为灰白色粉末。用于主治细菌性疾病、清塘和浸

推荐浏览
黄颡鱼苗(俗名黄鸭叫)春片
黄颡鱼苗(俗名黄鸭叫)春片
面议 /万尾
黄颡鱼苗(俗名黄鸭叫)寸片
黄颡鱼苗(俗名黄鸭叫)寸片
面议 /万尾
黄颡鱼(俗名黄鸭叫)水花
黄颡鱼(俗名黄鸭叫)水花
面议 /万尾
大口鲶春片
大口鲶春片
面议 /万尾
大口鲶寸片
大口鲶寸片
面议 /万尾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湖南鹏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镇   邮政编码:411228
联系人:原种猪场-陈总   电话:0731-22975658   手机:15200355378   传真:0731-22975658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